羅斯福提議歸還琉球王國時,蔣介石為啥沒敢接收?想法太多!
戰前夕,同盟國已經預測到日本馬上就要失敗了,于是談論戰后的世界格局問題。當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要將琉球半島歸還給中國的時候,讓人奇怪的是,蔣介石沒有接收,這是為什么呢?
琉球半島
琉球半島位于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蜿蜒1000公里,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
琉球這個名字是隋煬帝楊廣起的。
公元6世紀中后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虬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虬。
此后,琉球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從隋朝開始后,琉球就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系。到了明朝的時候,琉球半島統一,建立了琉球王國。
這個王國與中原王朝的關系更是密切,歷代皇帝登基的時候,都要經過中原王朝的冊封,每年都要進貢。
這個居民一直到清末,發生了改變。
進貢船
明治維新之后,日本軍事強大起來,走上了軍國主義之路,頻繁侵擾內憂外患的琉球王國。后來,日本政府又強行占領了琉球群島,改名沖繩縣。
期間,琉球王國曾經派員到清王朝處求救,但是那時候的清朝更是虛弱,根本無力幫助琉球王國。
就這樣,琉球王國成為了日本領土。所以,中國人一直耿耿于懷。
這事到了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開始進入反攻階段,在德國、日本等即將戰敗的勝利曙光初露的時候,中、美、英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開羅舉行了一次會議,即開羅會議。
羅斯福首先提到了琉球群島的問題,提議歸還給中國。
蔣介石
根據公開報道,羅斯福是這樣問的。
“琉球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系,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羅斯福的問題,讓蔣介石也很吃驚。
過了老半天,他才對羅斯福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占領,然后國際托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蔣介石這么一說,羅斯福覺得蔣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島,故未再往下說。
不久后,羅斯福再次提出,要將琉球王國歸還給中國。
羅斯福說:“我反復考慮,琉球群島在臺灣的東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們的東部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你們得到了臺灣,如不得到琉球,臺灣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島不能讓侵略成性的日本長期占領。是不是與臺灣及澎湖列島一并交給你們管轄?”
蔣介石猶豫再三,最后答復道:“琉球的問題比較復雜,我還是那個意見,中美共同管理為好。”
至此,琉球半島徹底歸了日本。
那么,蔣介石為啥會這么想呢?
琉球半島
1、在這次談判前,蔣介石準備不足。他認為去開羅,主要是爭東北、臺灣及澎湖列島,沒有爭琉球的方案,認為能將東北、臺灣及澎湖爭回來就足夠了。
2、日本是亞洲強國,蔣介石怕中國得到琉球后,日本日后找中國扯皮,中日兩國再結新怨。
3、蔣介石認為二戰后,肯定會與共黨有一戰,需要精干兵力投入戰爭。如果一旦接收琉球王國,肯定要派兵駐扎在那里。而在1943年,日本占領著琉球群島,接收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1945年3月26日,美軍發起沖繩戰役,并在3個月后占領了琉球群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改變了對中日兩國的態度,開始扶植日本為其亞洲戰略服務,美國在琉球群島問題上的立場也發生了重大改變。1962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公開承認日本對琉球群島的完全主權。1972年,美國將琉球諸島交給日本。隨后,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