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講了在軍隊設顧問組的問題。顧問擁有建議權,但要會當,要超脫。簡單地來說就是,老同志可以當顧問,空出位置給年輕人。
雖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卻沒人愿意當顧問。隨著鄧小平下臺,設顧問的事情便被擱置了下來。
2年后,鄧小平復出工作。在一次黨政軍副部長以上干部會議上,他再次強調了老同志應該讓位。
鄧小平直言,60歲是個分界嶺,精力就不夠用了。而黨內超過60歲的老干部占多數,這樣的班子,對于搞四個現代化是不行的。
從1980年起,鄧小平就開始醞釀起退休制度。1981年,華國鋒辭職,黨內外一致推薦鄧小平上任,但鄧小平堅決推薦更為年輕的同志上臺。
到1982年,鄧小平談到干部老化問題時,態度嚴肅地表示“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1985年,全軍大裁軍。昆明軍區要并入成都軍區,組成新的成都軍區。
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當時已經68歲了。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王誠漢決定趁此機會,直接退下來。
當軍委同志找王誠漢談的時候,他的態度很堅決,說要把位置讓給年輕的同志干。說起王誠漢將軍來,可謂是“戰功赫赫”。
他年僅13歲就參加了紅軍。他的晉升是一步一個腳印,從戰士一路成長為司令員。他的打仗經驗,多是邊打仗邊總結出來的。
據王誠漢的秘書回憶:“將軍一輩子先后參加過1308次戰斗。”如此多的戰斗中,流血必然是少不了的。王誠漢受傷最為嚴重的一場戰斗,是1935年毛主席親自指揮的直羅鎮戰斗。
王誠漢率部突擊時,先是左手負傷。之后,在追殲逃跑敵人時,左腿被子彈打穿。為了不影響作戰,王誠漢咬牙堅持。等到戰后被送往醫院時,王誠漢的傷口已然有了腐化狀態。
當時,割腐肉的時候,由于沒有麻藥,王誠漢只能咬著木棍。給他做手術的醫生,被他頑強地精神所震撼。
抗戰時期,王誠漢所領導的團,打仗十分勇猛,老百姓把他們團叫“老虎團”。1955年,王誠漢被授予少將軍銜。
他一直在軍隊工作,33年后,王誠漢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是很少數二次授銜的將軍。軍隊大裁軍時,王誠漢盡管不舍得離開軍隊,但他還是決定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給年輕同志讓路。
他做好了退休的計劃。但5個月后的一紙命令,打破了他原本的思路。11月底,王誠漢接到任命,讓他到軍事科學院當政委、黨委書記。
在這之前,王誠漢沒有做過文職工作。但他沒有叫苦,他一直遵從一個原則,作為黨員,服從組織命令是首要的。就這樣,王誠漢走馬上任。
初來乍到,他聽取學院的老同志們的意見,對于學院存在的一些問題,開放討論,總結解決辦法。當得知學院的經費不足,導致學員們伙食、住宿方面都不太理想,王誠漢寫報告給軍委,過了一段時間后,軍委批下了一筆專項款來。
在這個新崗位上,王誠漢一干就是4年。1990年,王誠漢徹底地退了下來。離休后,王誠漢的生活過得安逸、美好。而他能有如此的精神頭,離不開背后他夫人黃麗文的精心照顧。
王誠漢老將軍的一生,把自己當做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2009年,王誠漢去世,享年92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