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孩子的動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或許是以下數(shù)個動力中的一個或數(shù)個動力的混合:
1.出于一種純粹的生物本能,就是覺得人活著就應該生孩子,否則就感到生命不完整。
2.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潛意識認同和屈從,否則就感到社會、家族將拋棄、懲罰和貶低他。
3.迎合父母(孩子的祖父輩)的愿望,否則就擔心將要或者繼續(xù)失去父母的愛。
4.出于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養(yǎng)兒防老和傳宗接代的思想即是最典型表現(xiàn)。養(yǎng)兒防老是為了對抗衰老后引發(fā)經(jīng)濟后果和軀體不便,傳宗接代是為了使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仿佛生命得以延續(xù)。
5.出于對生命中未完成事件的抗爭彌補,例如,感到自己這輩子活得窩囊和自卑,寄望孩子有所成就,從而補償失落的夢想和修復自戀損傷。
6.渴望獲得性別角色和社會身份認同,例如,男人希望通過生孩子獲得當父親的身份和體驗。
女人希望通過生孩子獲得當母親的身份和體驗,否則就有一種角色和身份不完整感。
7.出于個人創(chuàng)造能力的自卑感,除出了生孩子外,仿佛再也沒有擅長和豐富生命的事物。
8.潛在地讓孩子完成或者重復自己的生命歷程,仿佛自己就可以再活一遍,或者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未知和新體驗,否則就感到生命太短暫和寡味了。
——袁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