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9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班主任如何評估學生的抑郁
當班主任通過平常觀察和訪談發現學生存在抑郁情緒,又如何去評估學生抑郁的嚴重程度呢?建議班主任抑郁自評量表(SDS)【圖書附錄中有】,讓學生如實填寫,從而對學生的抑郁水平做出客觀評估,并按照測評建議開展后續疏導或轉介。
抑郁學生的心理疏導方法與技巧
青少年學生抑郁問題是一個日益受到關注的社會現象,對有抑郁傾向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班主任有效地支持這些學生:
1.建立信任關系,提供心理支持
面對有抑郁情緒的學生,作為班主任,建立信任關系是提供心理支持的第一步。只有建立信任關系,學生才能與你敞開心扉,才能向你傾訴,才能與你互動,才能聽取你的建議。建議信任關系,關鍵在于班主任需要展現出真誠的關心和理解,用耐心傾聽替代簡單說教。案例中張老師在第一時間到醫院去看小霞,尤其那句發自內心的“疼嗎”,讓小霞感受到了老師真心的關心,一下子打開了小霞的心門。
其次,針對抑郁情緒明顯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定期安排“一對一”交流,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困惑,及時疏導他們的負面情緒,同時鼓勵學生面對自己的情感和挑戰,并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引導他們走出陰霾,重拾快樂與自信。另外,通過這些交流,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及時發現潛在的危機。
在案例中,小霞因媽媽的訓斥而感到沮喪,這是班主任需要關注的重要信號。張老師跟小霞媽媽打了個招呼,提出單獨和小霞交流一會兒,為交流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無壓力環境,這樣為小霞愿意敞開心扉、分享其感受和困惑創造了條件。張老師還通過傾聽、理解和鼓勵,與小霞建立了信任關系,讓她感受到關心與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可以幫助小霞緩解抑郁情緒,還能激發她內在的積極力量。
2.有針對性地提供積極應對方法
班主任在了解學生抑郁產生的原因后,應指導學生或一起探討積極應對方法。例如,學生的抑郁是來自學業上的挫敗,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共同分析原因,通過降低預期、調整不合理歸因方式、教授學習技巧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應對方法,從而降低抑郁情緒。班主任還可以教授學生一些應對方法,如放松技巧、情緒調節方法等,掌握的應對策略多了,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就會更加從容、自信和堅強。
在案例中,小霞的抑郁是因為媽媽長期的否定導致的,張老師針對這一情況教給了她擁有好心情的“三步法”:“一個耳朵聽一個耳朵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寫好心情日記”。在講寫好心情日記的方法時,張老師還教給小霞“創造”“轉念”的方法,幫助小霞建立積極思維,打開新視角,理智地接納問題、分析問題,這些方式對小霞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和方向、培養積極的心態和應對逆境的能力,有著很好的效果。尤其可圈可點的是張老師引導小霞進行換位思考,從媽媽角度去思考媽媽這樣做的可能原因,從而避免了母女矛盾的激化。
3.積極關注,正向賦能
從本質上,持續的抑郁反映了個體內在心理能量不足,無論是因為反復的挫敗,還是長期得不到認可,或者持續的人際關系困擾與家庭矛盾等,都是一種慢性應激,會長期消耗學生的心理能量,導致無助感、疲憊感,讓學生無力應對,從而陷人惡性循環。因此,班主任給予抑郁學生積極關注,如關心、鼓勵、溫暖、認可等,給學生持續正向賦能,是疏導抑郁的關鍵策略和方法。很多時候,正向賦能比提供應對方法更有力量幫助學生走出抑郁的陰影。就像本案例,讀者可能更關注到張老師提供的應對策略,但實際上是張老師對小霞持續的關心、鼓勵和支持起到了關鍵作用。正如那句話:愛是治愈心靈最好的良藥。
4.關注家庭環境,加強家校合作
家庭環境對抑郁學生的影響不容忽視。班主任應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了解抑郁學生的家庭狀況,指導家長改善親子溝通,調整家庭相處模式,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壓力時有情緒表達和宣泄的出口,為孩子走出困境提供情感和力量支持。同時,班主任可以向家長提供相關的信息和建議,比如識別抑郁的早期信號和應對方法,了解抑郁癥的癥狀和治療方法,介紹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但也要尊重學生的隱私權,在未經學生同意的情況下,不要向家長透露過多信息。
本案例中,張老師得知情況后主動到醫院探望,了解家庭狀況,注意到了媽媽對小霞的教育方式,并與其進行了針對性的溝通。這樣家校合作同向發力,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5.及時發現異常行為,避免危機事件發生
無論是抑郁情緒還是抑郁癥,都可能引發自傷、自殺等嚴重后果。因此,對于出現抑郁情緒的學生,班主任應保持持續的關注,及時發現異常行為,如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疲勞無力、失眠、自傷等,以避免危機事件發生。
對于抑郁情緒明顯且持續兩周以上的學生,建議班主任轉介給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做進一步評估和干預指導。
本文摘自圖書
《班主任工作手冊 新時代青少年心理疏導指南》
掃描下方二維碼購買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圖書《班主任工作手冊 新時代青少年心理疏導指南》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