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風雨圖軸》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由明代繪畫大師陳淳所作。
陳淳(1483年—1544年),字道復,后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
此畫作于明嘉靖甲辰年(1544年)重陽節。這一年也是陳淳離世的年份,該作品或許是他對人生和自然在特定時節的感悟與表達。
這是一幅絹本水墨淡設色的山水畫。右側山石下,竹籬圍起的茅屋邊種著幾叢菊花,長得與屋檐差不多高,花開正旺,點明了“重陽”的主題。茅屋內,一位白衣老者憑窗看向菊花,其背后是桌上厚厚的書冊。竹籬外是一條河流,小橋上有一位行人撐著雨傘,佝僂身軀逆風而行。
小橋連著河岸的一條小路,路邊草樹叢生,間有茅屋掩映其中。一位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高個老人,肩上挑著兩筐菊花,看向竹籬方向。
順著小路看向遠處,河流出現,有兩人分別位于兩岸,一位站在船尾努力將船劃向對岸,對岸則有一位釣魚的人緊縮在一塊山石后面躲避風雨。在釣魚人背后,還有更多的屋舍、船只以及高高的城墻,城墻后面是高而遠的群山。
畫面上有陳淳的題詩:
滿城風雨近重陽,
橘熟橙黃菊吐香。
瑟瑟涼天無限樂,
好懷何必論他鄉。
詩句體現出陳淳在重陽節這一天,雖處風雨之中,但仍有隨遇而安的樂天情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