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佳節特輯
別讓愛聽不見
今天是重陽節,一個承載著敬老愛老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不僅要傳承這些優良傳統,更要用實際行動關愛身邊的老年人,其中,常常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問題——聽力健康,尤為重要。
聽力損失 危害重重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人口數量快速增長,老年人聽力損失問題日益凸顯。根據統計數據,60歲以上老年人患聽力殘疾的比例高達11.04%,推算下來,我國約有2045萬老年聽力殘疾人。
聽力,是維系我們與世界聯系的重要紐帶。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許多老年人卻面臨著這項基本功能的逐步喪失。
這種變化往往悄無聲息,起初只是偶爾的聽不清楚,漸漸地,日常交流都變得困難,甚至讓他們逐漸退出社交活動,產生孤獨感和抑郁情緒。長期下去,還可能引發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郁癥等。
此外,聽力下降還會增加老年人的安全隱患,難以察覺環境中的危險信號,容易遭遇意外傷害。生活質量的下降,也讓他們需要依賴他人的幫助,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聽力損失的原因
老年人聽力損失的原因復雜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耳蝸內的毛發、細胞等磨損嚴重,導致聲音無法正常傳送至大腦,引起聽力減退。
耳部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耳內腫瘤等,這些疾病會導致耳道受損,進而影響聽力。
噪聲損傷:長期暴露在高分貝的環境中,如工作環境噪音、娛樂噪聲等,會損害內耳細胞,逐漸積累成嚴重聽力損失。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鏈霉素、新霉素等具有耳毒性,可能損傷內耳結構,導致聽力下降。
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濃茶和咖啡的攝入等,可能進一步損害內耳和聽神經。
尤其是本身聽力就差的老人,情況往往會更加不樂觀。
如何讓他們聽見我們的愛?
盡管老年性耳聾是一種無法完全避免的老齡化表現,但通過科學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我們仍然可以顯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鼓勵老年人多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健康飲食:多食用富含鋅、鐵、鈣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鮮、堅果、菠菜、雞蛋、奶制品等,這些食物有助于內耳的血液循環,預防聽力退化。
耐心包容:當發現老人出現聽力下降的狀況,也應該耐心包容,以免對老人的心理造成二次傷害。
采取輔具干預:
助聽器:根據老年人的聽力損失程度、耳道形狀和生活習慣選擇合適的助聽器。最好去專業機構找專業人員選配,以確保助聽器適合老年人的個人需求。
人工耳蝸:當助聽器無法滿足需求時,人工耳蝸是一種有效的選擇。人工耳蝸相比于助聽器,節省了傳播和翻譯的環節,所有頻段的聲音幾乎都能聽見,語音分辨也更容易。
聽力健康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愛聽見,讓關懷傳遞,一起攜手為老年群體營造一個更加友好、包容的社會環境。
文章參考:
1. 于麗玫, 孫喜斌, 魏志云, 王琦, 曲成毅. 全國老年聽力殘疾人群現狀調查研究.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23, 總第28期, p63-p66.
2. 細胞世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官方號). 守護“傾聽”的能力——談談聽力損傷與耳聾. 澎湃網, 2023-03-15. [在線] 可訪問于: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00956.
3. 楊洋. 關愛老年人聽力健康. 人民政協網, 2024-09-13. [在線] 可訪問于: http://www.rmzxb.com.cn/c/2024-09-13/3604581.s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