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1日,由云南滇中新區管委會主辦,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孵化分會、云南滇中新區臨空先進制造發展局等八家單位承辦的云南滇中新區科創周暨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深度行”活動(昆明站)在滇中新區成功舉辦。
本次昆明站活動是賦智“深度行”活動的系列活動之一,以“賦智惠企 新質滇中”為主題,聚焦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開展了科技成果路演、主旨演講、項目簽約、圓桌對話、科技成果加速營等活動,并發布項目路演典型成果案例。
在主旨演講環節,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廣東工業大學教授閔永剛做了“推動高性能聚酰亞胺復合材料的成果轉化賦能新質生產力”的主旨演講。閔院士就聚酰亞胺復合材料在芯片封裝、柔性顯示、新能源汽車、核電等典型應用場景下的技術現狀和趨勢進行了系統專業化的講解,對從單體原料到三維產品的系統性產業提出展望,為打造我國在“芯、屏、汽、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中國醫學創新聯盟/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執行秘書長張寧做了題為“構建以臨床為導向的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內容分享,介紹了目前醫療機構成果轉化現狀,分析總結成果轉化政策及發展趨勢、提出了面向未來醫療機構成果轉化的科學路徑。中心知識產權所硬科技研究室主任孫延源就硬科技企業能力評估指標模型進行了介紹,硬科技企業能力評估指標模型作為近期中心重要研究成果,旨在識別企業硬科技屬性,培育企業硬科技能力,暢通從硬科技成果產業化全生命周期流程,引導社會資本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信聚信(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敏,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孵化分會秘書長王曉利,中山大學生物醫藥產業聯盟秘書長林澤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李小娟,中馳三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湯爾濱,海底鷹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經理曹登宇等6位專家分別就現階段股權投資、孵化器、產學研、發展新質生產力、智能制造產品產業化應用等面臨的科技成果轉化難題與挑戰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們的深刻見解和獨到觀點給大家帶來啟發。
滇中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的重要支點。本次大會以“賦智惠企 新質滇中”為主題,匯聚各方優勢資源,將進一步強化產學研合作,有效促進滇中及相關地區的更多中小企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建立更加緊密的產學研用金合作關系,努力實現資源共享,互利雙贏。
據悉,昆明市匯集了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70%的科技創新資源,9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滇中新區作為昆明市產業發展的最前沿、主陣地,始終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新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科技成果賦智新區中小企業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和系統性工程,有步驟、成體系地推進各項賦智舉措,加大力度推動科技成果更多地應用到新區中小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