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為抗日壯烈犧牲,離別77年,93歲的她漂洋過海去看望最愛的人
俗話說:“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愛一個人?!爆F代社會的生活日漸節奏,而“快餐式的愛情”也層出不窮,于是大家對于愛情究竟能夠保鮮多久產生了很大的疑問。有人可能會說,一年而已吧;有人也可能會說,最多五年吧,但鮮少有人會說出一輩子這樣篤定的話。而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故事,便是從一段被埋藏在時光之中的堅貞的愛情故事開始說起。
時光來到了1935年,彼時十四歲的張淑英剛剛念完女子私塾,就在福州經人介紹認識了鐘崇鑫。鐘崇鑫當時也是一名國民黨的軍官,他倆在相識不久之后便墜入熱戀,很快二人便組建了家庭。
同年8月,由于丈夫的調任問題,張淑英便隨從丈夫一同來到了南京。在平日的相處之中,鐘崇鑫也處處顯示著他的軍人作風。閑暇時光,他便會為張淑英講述國家大事,還說當兵之人要隨時準備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生命。就這樣兩年過去了,1937年,由于戰事日益緊張,鐘崇鑫便到家中與妻子告別,之后便前往上海。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別卻是永生。
在鐘崇鑫離開家以后,張淑英便帶著婆婆一路向內地撤退,保證自己的安全。然而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張淑英的心中卻越發不安,后來她還打聽到丈夫所在的隊伍在南京打了保衛戰,很多人都生死不明。然而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卻很難得到丈夫的確切消息。直到七年之后,她在街頭遇到了丈夫的戰友,這才確切得知丈夫早已犧牲的消息。
這件事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將這個脆弱的家庭打散。她的婆婆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哭得十分傷心,第二年便病逝了。后來內戰爆發,張淑英的家人們出于各種考慮便決定舉家搬往臺灣,而張淑英卻堅定了心中的信念,她說,她要留在這里陪著逝去的丈夫。
在家人離開這里之后,張淑英便繼續借住在熟人家中。由于她年輕漂亮,又沒有孩子,所以有很多人前來為她說媒,但是她都一一拒絕。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經人介紹她才認識了自己的第二丈夫李自清,之后與其育有兩兒一女。
和平的環境,安穩的生活,也讓張淑英將那段塵封的往事深埋心中。直到1988年第二任丈夫去世五年之后,她才將未了的心事告予了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后來經過孩子們不懈努力,終于得知鐘崇鑫的靈位原來遠在臺灣。于是這時的張淑英不顧已經九十多歲的高齡,執意要去見一見自己逝去的丈夫。
終于在2014年,在親人的陪伴之下,張淑英老人終于踏上了去往臺灣的飛機,也完成了她早在77年前與丈夫所許下的承諾。之后張淑英老人久久不肯離開這里,還摸著丈夫的靈位說,若是我日后依然健在,我便再來看你;若是我身體不好,那么咱們很快會在另外一個時間再次見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