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想聊一下我們高層的預期管理,但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契機,剛好今天有機會了,最近上層一系列的動作,高層對于政策的制定與公布開始逐漸擺脫過往的黑箱制定突然公布,轉而開始與市場密切交流,了解市場需要什么,進行預期管理與根據市場變化而制定后續政策。
預期管理是什么?其實就是高層通過工作報告、相關的會議或者某些經濟指標等等手段,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引導市場對經濟形勢、政策走向、未來發展形成判斷。
比如大家看到的美聯儲每次公開講話,都會提的失業率和通脹,就是美聯儲通過這兩個經濟指標,向市場傳遞出加息降息信號。
我們在一個以政策市為導向的市場,理解高層怎么想,怎么看,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最近這幾個月,高層對預期管理的轉變有了很明顯的變化,你看今年上半年,央行不斷的向金融市場喊話,說中國的中長期國債利率太低了,不應該這么低,可市場卻認為,中國經濟這個樣子,央媽必然要大幅度降息才能夠應對,所以就不管不顧,埋頭苦買,一直把國債收益率,給買到了歷史新低,更離譜的是,央行越喊話,市場越興奮,這種情況就是預期管理的失效。
什么“強大的貨幣”,“合理的利率水平在2%左右”,“長期國債收益率主要反映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同時也受到無風險資產相對缺乏等因素的擾動”等等,這些隱晦難懂的詞匯,市場很難把握央行到底想要干什么。
再看最近的這幾場會議:
9月24日,人民銀行宣布降準降息,引導銀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創立互換和再貸款工具支持資本市場做多,同時喊出只要效果好,未來可能還有第二個、第三個5000億,預期管理拉滿。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要求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打破了以往慣例的,在九月份聊經濟。
兩場會議下來后,市場普遍判斷政策拐點到了,股票價格開始飆升,稱之為瘋牛也不為過。
到10月8日的發改委的新聞發布會上,沒有公布新刺激措施,無法滿足市場預期,A股帶股民坐了一趟過山車。隔天早上股市開盤走低,投資情緒降溫,三大股指集體下挫。這其實也是傳遞了一個信號,上面要的不是瘋牛,而是一個穩定上漲的股市。
然后國新辦又發布通告,會在10月12號再召開新聞發布會,這次邀請到的是財政部長,也就是說,這次的發布會是財政部專場,而且預告中突出是“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這也讓市場有了新的想象:財政部這次會不會搞波大的?
當然,這次釋放的信號并沒有那么強,主要原因就是財政的條條框框比較多,市場形成了一個短暫的共識,周六的發布會可釋放的內容存在限制。
這里引用券商中國的一段話:財政不像貨幣,財政政策要經過審批流程較多。從政策的自主權限上來看,央行最大,財政次之,發改最小(執行部門,增量彈藥得看央行和財政)。央行權限較大,幾乎所有的貨幣政策都可以不需要經過太多名義上的審批流程(當然肯定要向中央匯報);但財政不同,但凡涉及到財政預算的調整,都需要經過全國人大的審批,財政自己能決定的,只能是在人大批準的預算范圍之內。
當然,這并不代表周六財政部發布會就不值得期待,雖然財政部不能直接宣布增發,但是說下計劃還是可以的,比如說正在研究新發國債,有多少萬億的方案正在籌備,準備提交人大審議,準備投向哪些地方,放點風,做點預期管理還是可以的,這里面我們還要關注未來投向哪些地方,基本上我們認為投向消費和針對普通消費者的補貼越多,力度越大,效果會越好。
在現在樓市熄火,需要大量資金提振,在如何同時控制房價和救房地產的當下,股市成了拉臺市場信心的重要路徑,大起大落的瘋牛容易讓股民絕望。要如何引導股市從瘋牛走向慢牛,為民眾創造財富并帶動消費的股市發展狀態,這也是很考驗高層預期管理和實行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