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紅軍長征中平均年齡最小的部隊,卻出了97名開國將軍!
長征伊始,軍領導年齡大的是副軍長徐海東34歲,軍長程子華29歲,軍政委吳煥先27歲;團營干部,多是20歲出頭;大批連排干部,不到20歲;軍部機關的工作人員和警衛人員,大多十七八歲;戰士的年齡多在13歲至18歲之間,十二三歲的娃娃兵有數百人之多,最小的娃娃兵只有8歲,全軍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五六歲。
紅25軍雖然是長征中平均年齡最小的部隊,但他們意志堅定,斗志昂揚,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孤軍北上,以稚嫩的雙手高舉中國革命的一面大旗,是一支英雄的“童子軍”。許多被稱為“紅小鬼”的少年紅軍,跟隨大部隊轉戰近萬里,在長征中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在多次戰斗中建立功勛。
紅25軍這支“童子軍”,遭到國民黨“馬家軍”的極端蔑視。敵騎兵35師師長馬鴻賓聽到偵察員報告紅25軍都是些娃娃兵時,十分囂張地說:“這支從大別山里跑出來的小崽兵,到我們這里來,我們要像老鷹抓小雞那樣,把他們全部消滅在平涼城下!”
然而,這個驕橫狂妄的敵師長,不僅沒能像“老鷹抓小雞”那樣消滅紅25軍,自己還險些成了紅25軍的槍下鬼。
1935年8月17日,紅25軍翻越六盤山時,與馬鴻賓35師偵察連遭遇,將其大部殲滅。馬鴻賓得知紅25軍經過平涼縣城北行,命令120旅旅長馬應圖率領一個騎兵團追擊紅軍。
8月19日,紅25軍223團1營、2營在平涼以北的馬蓮鋪設伏,徐海東率3營正面誘敵。
當天下午,敵120旅旅長馬應圖率騎兵團來犯,徐海東率3營且戰且退。當敵進入伏擊圈時,紅軍戰士一起開火,打得敵騎兵人仰馬翻。紅軍趁勢攻入敵人陣地,與敵短兵相接,經半小時激戰,除馬應圖帶少數警衛人員逃脫外,大部被殲。
妄圖“老鷹抓小雞”的馬鴻賓,率領一個騎兵連前來督戰,尚未到達馬蓮鋪,聽逃兵說馬應圖全團被殲,嚇得掉頭就跑。
徐海東聞訊,率223團追擊10多公里,打死打傷敵100多人,給了這個不可一世的狂人當頭一棒。
受到打擊的馬鴻賓不甘心失敗,又調動騎兵部隊繼續追擊紅軍。
8月21日,四坡村戰斗,其部下208團1000多人被紅25軍全部消滅,他的親侄子、208團團長馬開基,被紅223團2營通信班班長、年僅17歲的神槍手周世忠當場擊斃。馬鴻賓大為震驚和痛心,方才嘗到這支“童子軍”的厲害,從此再也不敢小看紅25軍。
與馬鴻賓看不起紅25軍“娃娃兵”不同,國民黨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楊虎城對紅25軍極為重視,因為他們被“娃娃兵”打怕了。
早在鄂豫皖時期,東北軍有8個師、西北軍的幾個旅都先后敗在紅25軍手下。東北軍67軍117、120、129師9個團在圍堵紅25軍中屢次被痛擊。紅25軍到達陜南后,楊虎城的陜軍警備第1、2、3旅及42師等部,都被紅25軍打敗,警備1旅被全殲。張學良得出了“和紅軍打仗沒法打”的結論。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楊虎城向周恩來提出要求,指明要徐海東率部保衛西安,以抵抗國民黨親日派的武裝進攻,楊虎城還提出把他的警衛旅歸徐海東指揮,周恩來欣然應允。中共中央立即任命徐海東為紅軍南路總指揮,星夜開往西安,直至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由此可見,張學良和楊虎城對紅25軍這支“童子軍”刮目相看。
不僅張學良、楊虎城了解紅25軍的戰斗力,國民黨南京政府對紅25軍這支“童子軍”也非常忌憚,蔣介石把徐海東與毛澤東、朱德并列為全國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人,標定三人賞金均為25萬塊大洋。
戰火紛飛的長征歲月,錘煉了這支百折不撓的英雄“童子軍”。在紅25軍血與火的“搖籃”里,大批青少年紅軍成長為高級指揮員。
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1955年至1965年間,曾在紅25軍戰斗過的開國將軍多達97名,其中大將1名、上將2名、中將6名、少將88名。
97名將軍生于1900年至1910年的有18名,生于1911年至1920年的有79名,大都是少年從軍。1955年授銜時的平均年齡41歲。此外,還有數十名轉業到地方工作的擔任省部級領導干部。
97名將軍中,擔任中央軍委、解放軍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副職以上的領導,共有35人。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劉華清,原成都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原政委王誠漢等人均出自紅25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