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判:
10月10日至10月12日三天
可能發生強地磁活動
其中10日晚間到11日晚間
可能出現大地磁暴
如果沒有新的爆發活動出現
12日可能會出現小到中等地磁暴
隨后逐漸恢復平靜
目前太陽表面活動區(黑子)情況 羲和號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提醒各位極光愛好者,10日晚間開始,尤其是11日凌晨到12日凌晨的這段時間里,我國北部有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極光,部分地區甚至有出現紅綠復合極光的可能。
而對于正在進行秋賽的信鴿玩家來說,還是要盡量避免在地磁暴情況下進行司放或比賽,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常規天氣預報,減少不必要的信鴿損失。
什么是地磁暴?
作為最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一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能將數以億噸計的太陽物質以數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拋離太陽表面,不只是巨大質量與速度匯聚成的動能,它們還攜帶著太陽強大的磁場能,一旦命中地球,就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即地磁暴。
地磁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級別:
為何近年來地磁暴頻頻發生?
空間天氣和地球天氣一樣,也在平靜和活躍間輪轉,但周期更長,通常11年為一個輪轉周期。2019年12月進入第25個太陽活動周以來,太陽活動明顯增強,X級耀斑、太陽質子事件、大地磁暴等強爆發事件頻發,頻次和強度遠高于第24周同期水平。
進入太陽活動高年,太陽比較活躍,這是地磁暴近年來頻發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來,我國空天一體化監測站網不斷完善,空間天氣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不斷提升,對空間天氣事件的預測預報更加精準、精細,監測產品對極光觀測等助力明顯,也讓公眾對空間天氣事件的認識和關注度與日俱增。
地磁暴對你我的生活有何影響?
記者了解到,地磁暴爆發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短波通信和導航定位會受不同程度影響。
航空航天
地磁暴實際上是地球的磁場擾動,它會驅使地球高層大氣微粒運動加劇,最終造成大氣整體上受熱膨脹,并向著更高的空間擴散,從而對飛行在太空的航天器造成更大的飛行阻力,威脅航天器在軌安全。
導航通信
發生地磁暴時,電離層往往會發生強烈的擾動,從而干擾地面通信和衛星信號,這可能影響導航衛星系統的精確度,以及手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質量。
電力系統
強烈的地磁暴可能會對電力傳輸系統產生影響,增加輸電線路的電流負荷,有時甚至可能導致變壓器或其他電網設施損壞,引起電力中斷。
生活方面
對公眾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影響微乎其微,也不需要防護。不過,強烈的地磁活動可能會影響動物的遷徙和導航能力。例如,對于借助太陽和地磁導航的信鴿,影響較大。
為什么會產生極光?
極光實際上是地磁暴的“副產物”。當日冕物質攜帶太陽的能量與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分會隨著地球磁場進入兩極,并與距離地面100—400千米高的大氣層發生撞擊,撞擊的過程伴隨著能量交換。這些能量在被大氣原子與分子的核外電子吸收之后,又快速得到釋放,釋放的結果就是發光。
△2024年5月11日凌晨,隨著太陽強耀斑的再次爆發,內蒙古錫林浩特市上空出現絢麗的洋紅色極光。
昨晚你感受到地磁暴了嗎?
這兩天犯困的小伙伴
可能是秋乏沒睡好
地磁暴可“不背鍋”
編輯:張萌萌
來源:空間天氣、央視新聞、江蘇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