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真不明白,為什么這樣的劇能火成這樣。
該劇開播7小時單集播放量破千萬,上線24小時全網正片播放量近2000萬。
開播48小時,前三集每集播放量均超千萬,總播放量過4000萬,全網話題量超4億。
開播72小時,某音短劇熱度TOP1,全網播放量破6000萬。
人民文娛更是對《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給予了高度評價;
認為該劇以其獨特的創意和深刻的主題,成功地將長征精神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打造了一部真情實感的作品。
但筆者還是想說三個字;不理解,不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劇,不理解為什么這么離譜,也不理解為什么這么高的評價!
本著沒有看過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把短劇看完了,就感覺很奇妙。
這部短劇很有意思。
在人物和劇情方面,女主不僅有著小資思想,對革命前輩保持著一種“知曉未來”的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一方面將真實發生過的英雄事跡加進來,增加煽情程度。
另一方面,先在前期虛構杜撰一些紅軍士兵的“低素質”“蠻橫無理”的負面形象,然后揭開背后隱情搞個反轉。
女主遇到的主要人物,幾乎個個都在違反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堪稱刺頭吸引器。
我不知道主創團隊這樣刻意設計,是為了營造戲劇沖突,還是本身屁股就是歪的。
抽空去看了一下知乎上的原文,就是個爽文。
我只能說,放不下心里的小資情調,又不愿意去了解紅色思想和歷史,就只能做出這種不倫不類的東西了。
大搞歷史虛無主義 我想一個小學生都清楚兩萬五千里長征是多么艱苦 ,而如今居然拍成這種開系統的網劇 ,我們的內娛真是娛樂至死啊。
那么話又說回來,這劇的作者是誰,是咪蒙!
原來互聯網真的沒有記憶。
咪蒙算什么打?無非命題作文,拍了幾部劇。
人民群眾才叫打,有幾億人,還有斗爭的理論。
當然如果不考慮之前的黑歷史,咪蒙及其團隊影響力還是有的,也愿意將其影響力運用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上。
但咪蒙及其團隊的缺點也是很嚴重的,對于革命和革命隊伍的理解有不到位的地方,表達起來有些簡單化、生硬。
話說回來,短視頻本身的發展現狀就有點無腦性質,集中訴諸情緒,并不講究邏輯嚴密、臺詞考究。
但硬要說咪蒙及其團隊憋著壞,要解構長征,那就太過了。
很明顯,咪蒙及其團隊的創作所針對的對象并不是熟悉長征歷史的觀眾,而且整體的立意還是往正面靠的。
大家可以批評,但批評也要健康,批評的目的是促進短視頻劇類的完善創作。
那這一次說真的這部劇翻車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創作者沒有共產主義信仰,也不讀《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不知道文藝為誰服務,為誰而歌,所有的創作如果只是主觀臆測的,那就是無根之木。
愛國不是生意,不要娛樂化紅軍堅忍不拔、無畏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不要消解人民唯物史觀,勝利是屬于人民的。
讓我們用馬克思的話作為尾聲:
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里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這里就是羅陀斯,就在這里跳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