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歷經幾十年迅速發展的深圳,如今早已不是50年前的“小漁村”,而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外地人。
而深圳大學作為本土建設的高校,自然受到了不小的重視,每年的經費高達80多億,超過半數985。
有了資金支持,硬件設施自然要好,豪華的宿舍、圖書館,滿滿的“高級感”,同時,該校的師資力量也非常雄厚,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深圳大學每年的錄取分數也不低,處于末流985水平。
當然,作為一所普通本科,它也有明顯的劣勢,便是保研率只有4%左右,同比錄取分數相近的蘭州大學——28%,相差不小。
吉林大學,作為一所學科規模很廣的綜合性985,生源質量有著“上限高、下限低”的特征。
何為“上限高”?吉林大學的醫學、法學等王牌專業,錄取分數很高,為它招收了一大批高分考生。
何為“下限低”?吉林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也有不少冷門專業,例如考古,沒多少考生愿意報考,因此錄取分數不高,也就是所謂的“投檔分低”。
作為985,它的保研率不低。
那么,不報深圳大學,而報吉林大學的那些人,是什么樣的體驗?
一種觀點認為“本人吉大中心校區學渣一枚,不過對母校真心愛。
吉大的幾年收獲真心多,也許是地處東北,人文好,東北人豪爽大方樂觀熱情;
學風不錯,踏實勤奮,圖書館每天座無虛席,期末學渣只能去食堂,各大教學樓教室不上課時都能看見若干學霸的身影;
對于老師,我不能妄加評價專業水平,畢竟我是學渣,但是都很靠譜,治學嚴謹,都是一副學者范;
至于風景嘛,四季都美,只可惜沒在母校收獲一份感情,辜負良辰美景;
住宿嘛,住在北苑,條件好,沒體會過南苑的基礎設施。
所以說,吉大真心是個適合讀書,養人脾性的好地方,應該適合理想主義者。
但如果你有一腔熱忱,豪情壯志,勸你別來吉大,雖然我愛吉大,但真心被長春這個地界帶的坐井觀天,在東北,吉大老二沒人老大,全國綜合前十的排名讓多數吉大人心滿意足,你到長春你會發現,很少的東北人來了吉大還想往出走。
長春看著一般,其實土豪很多,又是汽車工業城,吉大寬敞的校園到處跑汽車,所以吉大少有單車的浪漫,都是工業氣息味道,少了份靈動的自由。
吉大是個給人幸福感滿足感的大學,是個讓你舒服讀書的地方,至少我和我身邊的朋友這樣認為,可太多時候,他又把人的視野太局限,北方城市的氣息太濃,如果你求安穩閑逸過完大學四年,吉大上選,我覺得沒有比吉大更象牙塔的學校了,如果覺得自己需要更大的舞臺更廣的視野,吉大在此比北上廣名校差一大截,地區始然,就像陶潛的桃花源。”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畢業幾年了,唯一想的事情就是不要再回去,不是噴自己的母校,但是就是忍不住吐槽一下:
1.氣候。
天氣真的是冷,極度討厭冬天的人來說 ,真是巨大的折磨。
所以建議討厭冬天討厭雪的孩子們慎重考慮,大冷天摸黑在雪地上灌西北風去上選修課是常事。
2.自由氣氛少,集體主義泛濫。
之前去中山大學做交換生,明早感到學術研究氣氛不一樣。
3.老師的學術水平不如從前。
4.吐槽一下圖書館。
本人不是好好學習的人,但是酷愛看小說,圖書館雖然大,但是舊書多,俄羅斯小說多。
近年來的好書很難得有一本,和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的圖書館就小說文學這一塊有云泥之別,反正不大好滿足需求。
不過總體講,算是說的過去的大學,東北、河南、山東的同學多,樣本多樣化程度略低,打個及格分,讀書慎選吧。”
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