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述的是我自己的生活故事,無關婆媳紛爭,也不涉親情糾葛,只是順著情感的自然流動,和大家聊聊我與發小們的那些事兒。
我是云南人,以往回來,幾乎很難碰到好幾個發小聚到一起吃飯的場景。只因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忙著賺錢養家,忙著撫養子女。
然而今年,情況突變,大家似乎都沒那么忙碌了。那些過去一年四季都在外奔波上班的人,今年竟然都安安穩穩地呆在家里。
昨天,我三叔組織了一場飯局,邀我和弟弟到他家吃飯。
等到我到了那兒才發現,來參加的多數人,不僅相識,小時候還常常在一起嬉戲玩耍。
雖說大家多年未曾相見,但畢竟是舊相識,沒聊多久,氣氛便熱絡起來。
先來講講我的這位三叔,其實他只比我大三歲,同為一個家族的族人,曾經,我們一起住在同一個四合院里。
小時候,三叔特別癡迷看小圖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手捧一本小圖書,安安靜靜地坐在大門口的石凳上,全神貫注地閱讀。
2
我呢,有那么一陣子特別喜歡跟在他屁股后面,他干啥我就跟著干啥。就這樣,我也慢慢喜歡上了看小圖書,我還依稀記得,那會兒看得最多的就是“燕子李三”、“小李飛刀”、“雪山飛狐”之類的小書。我的閱讀習慣,大概就是跟著他培養出來的吧!
又來說說我弟弟,他只比我小兩歲,所以,我小時候的朋友,大多也是他的朋友。
我弟弟從小就頑皮得很,頑皮到哪種程度呢?每天都能讓我媽媽找到揍他的理由,而且他皮糙肉厚,屢教不改,有些毛病打了多次還是照舊,可把我媽給愁壞了。
而且他特別不厚道,每次我跟他一起偷媽媽掛在墻上的零食。我站在高凳子上取,他則站在地上接,可每每一到手,他就拿著跑掉了。
哎,不過有句話說的在理,調皮的孩子長大后有出息,我弟弟就應了這句話,長大后,我跟著父母享受了他不少的福澤。因為這些,我也就愉快地原諒了他。
快要吃飯的時候,又來了好幾個人,乍一看,全是我熟悉的面孔,堂弟,表叔,還有光頭李愛國和那個總是傻笑的陳曉明。
其實,小時候我可討厭李愛國了,他跟我是小學同班同學,那會兒,他特別愛揪我的頭發,非得把我疼得哭了他才肯罷休。
3
如今,聽說他和老婆在家種了十幾畝草莓,一年能有二三十萬的收入呢!
別看他小時候那么調皮搗蛋惹人厭,據說現在成了個妻管嚴,不僅言聽計從,兜里還永遠掏不出十塊錢,這可真讓我預想不到,真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那個陳曉明呢,小時候,他媽媽跟我媽媽是閨蜜,他媽總是開玩笑說,等我長大了就嫁給她兒子做媳婦。
打那以后,我就不再理他們了,甚至在街頭路口見到陳曉明都要狠狠瞪他幾眼。
其實,我看得出陳曉明是有點喜歡我的,可他又特別怕我,于是,只敢遠遠地,偷偷地瞅瞅我,現在回想起來,他那模樣還真是好笑。
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時,聊起小時候爬墻頭、偷隔壁奶奶的梔子花、果園里的橘子、到山頂的蓄水池洗澡的那些的往事,都覺得開心極了。
特別是談到我們小時候讀書的事情,像我上小學,初中,高中,一次家長會都沒開過。有啥事兒,基本都是老師跟我直接溝通,根本不會找家長,這應該是當學生最愜意的事情了。
4
那時候,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也不高,能讀書就讀,讀不下去就回家干農活,反正家里正缺勞動力呢!
哪像現在,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被恐懼驅動,讀書成了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
人到中年,大家聊起來竟有諸多相同的認知。
比如說,沒事可做的時候,只能在家閑著,可閑著吧心里又焦慮,想干點事吧,又覺得上有老下有小,再也沒有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承受失敗的底氣,于是,就這么畏畏縮縮地慫著。
再比如說,大家都一直認為我們多數人活得不輕松,就是因為身上的責任感太重了,所以,還是要對自己寬容一點,暫時賺不到錢的時候就聚到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也挺不錯的。
哈哈,這次和發小們吃飯,感覺棒極了,他們讓我重新審視了人生。其實,人生中有很多事情遠比成功重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平庸平凡,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也是很不錯的。
就像我,偶爾的和發小們聚一聚,喝點小酒,聊聊往事,竟然有一種重新滋養自己的幸福與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