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盡職調查(DD),即確認合作對手的風險和價值的活動。這不僅僅像審判犯人一樣,按照詳細清單進行逐項“審問”式的提問,而是一件充滿懸疑、推理和理性判斷的“極具藝術感“的操作。
理論上,對方藥企有責任向我方的DD團隊提供準確和坦率的信息(遺憾的是,并非所有公司都這樣做,沒有誰會像教堂面對神父那樣,對自己項目和公司的情況進行“告解”!)
本能的,我們的就交易對手會有“夸大”項目價值的傾向,雖然沒有嚴重到顛倒是非、故意掩蓋風險那么嚴重,但這個結果就是會在PPT等文件中淡化瑕疵或將瑕疵掩蓋在大量細節中。
所以說,作為一個合格的BD從業者,必須能夠掌握DD 的“藝術”,像個偵探一樣,抽絲剝繭的把項目信息挖掘出來,避免踩坑。
如何操作?請看胖貓整理的小TIPs:
01
藥學的專業知識是關鍵中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么,我在工作不會選擇新手加入團隊,以及我們喜歡在自己內部發展項目人員轉崗做BD的原因!
盡職調查要求BD人員了解藥物從開發到上市相關的方方面面的知識,同時DD的經驗也很重要——第1次盡調和第100次盡調,結果決然是不一樣的。
成功的DD需要在多個職能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比如藥物設計、臨床、CMC以及財務等知識,這需要在之前的專業崗位上做到足夠優秀才能掌握。
盡調工作通常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期限壓力非常大。比如,對方提供的 臨床試驗方案和數據常常是海量的,而且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審核,這時候BD自身的資源就非常重要了。
總結,這一部分能夠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在日常崗位上要把自己的工作吃透,形成邏輯甚至自己的SOP,然后推及其他崗位。另外,需要在公司內部以及外部建立非常好的專家人脈,在關鍵時刻,隨時幫助BD研究對方的信息。
02
DD中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永遠不要相信 PPT! 管理層的宣傳材料、臨床研究報告、FDA信函或其他原始數據之間,會存在巨大的內容脫節(我們還發現這些PPT,和我們能夠找到的源文件,比如招股書、年報等文件的內容存在巨大差異)。
供應鏈 !對于初創的Biotech來說,供應鏈往往是一個盲點,因為以他們的體量,大規模的生產制造活動是無法開展的。而現實情況要復雜得多,商業化的供應鏈工作需要在II期臨床或者更早的時候啟動系統的準備,如果沒有這一點,大概率藥物的上市日期會被大大推遲;
商業可行性! 了解競爭、差異化點、患者、細分市場、護理標準等至關重要。如果上市后的藥物沒人買單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我們會對候選產品進行醫保以及KOL調查,經常發現醫保不會報銷,也沒有KOL推薦處方的情況,那豈不是買了個寂寞!所以,商業可行性,不是吹泡泡,需要腳踏實地的拿到一線數據和觀點。
IP的水很深。 有公司使用了第三方知識產權(IP),但卻要等到概念驗證完再向第三方尋求許可。這使他們處于非常弱勢的談判地位,創造的價值越大,第三方的獅子大開口就越猛烈。IP的所有權也是經常扯皮的事情,有的公司從別人那里獲得一項許可,但是幾年才發現許可并非無條件的,并且越到后期條件越離譜。如果不仔細研究IP,專利費用會嚴重損害管線的商業價值。
一些公司的專利律師不夠專業,公司技術或者管線的專利池設計不夠科學,這可能為后續開發留下禍根。比如,同一項目如果提交了多個相似的專利時,可能會產生相互干擾的問題;
軟性IP——人才 (他們有多優秀?他們可能留下來嗎?等等)在盡調中經常被忽視的是人。所謂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對于任何項目或業務的成功都必不可少。忽略掉人才,很有可能得到“裁員裁到大動脈”類似的下場!
03
DD關鍵問題清單——從哪里開始?
通常而言,DD主要包括公司情況、產品臨床前開發情況、臨床開發、 CMC 、供應鏈、監管情況、知識產權,定價和銷售、財務分析等多個方面。
(為大家整理了一個通用的清單模版,詳細版本見星球)
雖然通用的清單很難適用于每種情況,但DD工作的底層邏輯可以總結為:
交易的性質是什么?支持該交易的證據是什么?與競爭對手比是否具有足夠的差異化?
管線是否真的像對方所展示的那樣?是否有偷工減料、存在漏洞?
藥物上市和實現商業價值的途徑是什么(兩種不同的考慮)?是否有其他途徑?在不同途徑之間是否進行了正確的權衡?
后續的研發推進會有哪些不確定因素?如何解決?需要多長時間?成本是多少?
對方的團隊能勝任這項工作嗎?
04
差點忘了說,Dataroom管理也很重要!
得要求對方,或者和他們一起建立一個高質量的Dataroom,其中包含所有重要文檔,同時保持實時更新。當然,許多文檔的保質期有限,要記得及時看及時下載,忽略了下載那就追悔莫及啦!
DD這件事兒確實很復(hao)雜(wan),拉平認知褶皺,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歡迎留言告訴我們DD路上有哪些趣事(辛酸淚)和哪些坑要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