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過來人自當知曉,在孩子的世界里,專注力像一束光,能照亮他們整個求學之路!光所到之處,孩子才看清物體的輪廓與細節,而且注意力才能聚焦到這個事物上,才能深入學習,有效記憶。
但是,或許也有不少家長像我一樣糾結:孩子的專注力,到底是應該刻意培養,還是順其自然發展?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件事:
關于孩子專注力的成長軌跡
有人說專注力是天生的,但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逐漸成熟。就比如我,一直非常留意我家孩子的專注力成長軌跡。
他兩歲的時候,經常坐在地板上,手中翻閱著他喜歡的繪本,但通常那雙好奇的眼睛最多只能維持5分鐘左右的專注。4歲,這份耐心已經延長到10-15分鐘啦。
到了6歲左右,他便能沉浸在閱讀中長達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我相信,這不僅僅是時間的累積和訓練的結果,更是他大腦前額葉發育、認知能力提升的見證。
其實,孩子專注力的發展并非孤立的,而是與各項能力發展緊密相連,比如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情緒調節能力等。
當然,孩子的專注力還受諸多外部因素影響。比如身體狀況、情緒狀態以及睡眠質量等。試想,一個身心疲憊或情緒低落的孩子,是很難集中精力做某件事的。
所以,我們關注孩子專注力,不能從某個時點或角度去評價。而是需要全面、多維、多場合、多時點地去理解和看待。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專注力要有合理的期待值。
專注力需要刻意培養,但前提是“順其自然”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一定要將其置身于一個嚴格的訓練環境中。相反,這項訓練雖有必要,但需要融入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而且應當是順其自然發生。
1、日常陪伴中引導
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培養專注力的絕佳時機。比如玩搭積木這件事,若孩子自己搭,或許只是將積木塊壘起來。
如果大人加入,適時引導孩子并一起協作,會將作品拼搭得更穩固、更有趣。這種在陪伴中的引導,既保護了孩子的興趣,又有效提升了他的專注力。
2、追隨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點,而這些興趣正是他們專注力的源泉。為家長,我們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跟隨他們的興趣,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意愿。
比如某段時間,我家娃對高鐵產生濃厚興趣。于是那時,我們一有機會就坐高鐵,買了好幾個模型,還一起看了許多高鐵視頻和圖書等。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更讓他在探索中鍛煉了專注力。
3、營造專注的環境
環境對孩子專注力的影響非常大,最是不容忽視。比如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將他的玩具和學習用品分類整理,確保學習區域整潔有序。
同時,我也盡量避免在孩子學習時開電視或手機聲音外放,以免干擾他的注意力。這些看似簡單的措施,但實際上對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4、寓教于樂的小游戲
培養孩子專注力最有效的辦法,還得是陪他們玩一些專注力小游戲。比如我們經常玩的:找不同、走迷宮、記憶卡片、舒爾特方格等,效果都不錯。讓孩子在玩耍中提升觀察力和記憶力,進而增強專注力。
5、適度使用電子產品
在電子產品泛濫的時代,家長都應知曉它們對孩子專注力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需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內容。
比如每天限時看動畫片或玩一些益智類游戲,并且要在完成學習任務和戶外活動的前提下。適度管控,既滿足了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又避免了電子產品對其專注力的負面影響。
結語
培養專注力,我們需要尊重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嘗試,而不是急于求成,強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行事。
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專注力培養也必然充滿個性與差異,順其自然并順勢而為,會是最好的選擇!
我是健康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 @莞家媽媽 ,進主頁了解更多養育科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