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剛過,芯片大廠聯發科就放出了一個大招,發布最新旗艦芯片——天璣9400,吸引了全網關注。
相比前代,天璣9400在性能提升和功耗控制上,確實有非常顯著的提升。在AI、GPU和通信等方面,也有不少亮點。
接下來,作為一名通信行業的老司機,小棗君就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讀。
█升級版的全大核
首先,我們還是先看看天璣9400的核心架構。
核心架構是一款SoC芯片的根基,直接決定了它的性能表現。在上代旗艦天璣9300中,聯發科首次采用“全大核”設計,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性能提升效果,也贏得了用戶的認可。如今,在新一代旗艦天璣9400上,聯發科繼續沿用了“全大核”設計,但是,在核心方面,又進行了全面升級——
天璣9400采用了Arm v9最新一代IP黑鷹(Blackhawk)架構設計,并且使用了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制程。
核心數量依舊是8顆,采用“1+3+4”架構,具體如下:
首先,是一顆主頻高達3.62GHz的Cortex-X925超大核,能夠提供極致的單核性能。其次,是三顆3.3GHz的Cortex-X4超大核,能夠增強多任務處理能力。最后,是四顆2.4GHz的Cortex-A720能效核心,負責優化日常使用和輕負載下的能效表現。
采用了“升級版八大核”的天璣9400,晶體管數量達到驚人的291億個,整體性能有非常顯著的提升。無論是復雜任務處理,還是多線程應用,天璣9400都可以輕松應對。用戶的使用體驗,將變得更加絲滑流暢。
從跑分來看,根據發布會現場所提供的數據,在GeekBench v6.2測試中,Arm Cortex-X925 CPU的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實現了15%的顯著提升。天璣9400的單核跑分為3040分,比天璣9300(2251分)提升了約35%。多核跑分約為9600分,比天璣9300(7501分)提升了約28%。
在Antutu v10測試中,天璣9400的常溫環境測試分數高達2848998分,實驗室環境更是突破300萬分,達到3006345分,表現非常搶眼。
█ 不沖主頻,沖能效
拋開功耗談性能,那就是耍流氓。天璣9400的性能有如此巨大的提升,大家一定會關心,它的功耗和發熱是不是也會大幅提升。
事實上,聯發科技資深副總經理徐敬全博士在發布會上表示,他們在設計天璣9400的時候,就提出了“不追高頻”的理念。相比于盲目追求核心的主頻數值,他們更傾向在性能滿足需求的同時,嚴格優化功耗和發熱控制,以實現更好的性能與功耗之間的平衡。
天璣9400的主頻并不是特別高,但絕對夠用。它的“1+3+4”架構,在應對手機重載、中載、輕載等多樣化使用場景時,可以充分發揮各個核心的優勢,帶來更出色的能效表現。
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制程,給整個芯片的低功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ortex-X925作為主核,在能效表現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除了核心和制程之外,聯發科也一直在通過軟件調優、AI輔助等各項手段,進一步加強對芯片的功耗控制。
例如,天璣9400搭載的天璣調度引擎,可以通過智能的性能調度和功耗管理策略,進一步改善能效表現。
█ 全面發力端側AI
接下來要重點介紹的,是天璣9400在AI上的創新。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整個AI產業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除了傳統的大模型之外,業界逐漸加大了對AI落地的重視程度。端側AI,通過將一部分計算工作從云端遷移到終端,對推動AI落地和普及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成為整個業界關注的焦點。
AI能力,已經成為衡量手機SoC芯片性能的又一重要指標。聯發科顯然也關注到了這一趨勢。在天璣9400上,他們圍繞AI做了很多文章。
首先,是進一步增強了芯片的AI算力。
天璣9400搭載了聯發科最新的第八代神經網絡處理器(NPU)890,在AI處理能力上有巨大飛躍,AI性能跑分超過6700分,同時功耗降低35%。
算力提升后,相應的AI處理能力也有升級,AI多模態處理能力達到50Tokens/秒,長文本處理能力提升8倍,支持高達32K的文本長度。
其次,集成了AI智能體化引擎DAE(Dimensity Agentic AI Engine)。手機可以主動思考、計劃并執行任務,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和決策能力,主動適應用戶習慣,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
第三,持續優化大模型。
天璣9400通過硬件支持低位寬KV緩存技術、結合GQA(圖查詢語言)以及降低內存使用等策略,實現了對大模型的高效優化,提升了AI任務的執行速度和精度。
第四,提升端側AI訓練能力。
傳統的AI端側落地主要是采用“云訓練、端推理”的模式。天璣9400業界首發了LoRA訓練技術,用戶可以直接在本地設備上進行模型訓練,實現了推理與訓練的雙重加速。
這么做的好處是多方面的,除了能夠降低了對云端資源的依賴,也能減少數據傳輸延遲與帶寬消耗,提升處理速度。它還有利于用戶隱私的自我掌控,避免了數據泄露的風險。
端側AI訓練還有一個突出優點,就是能夠讓手機AI“更懂用戶”。傳統的云側訓練是一次性的,無法做累積。例如我們上傳圖片進行AI處理,傳一次,云側就處理一次。下次想要再處理,必須重新傳,系統不會記得你的偏好。而智能體手機每天基于端側數據進行AI累積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更加貼合用戶的習慣。
天璣9400所擁有的這些AI創新,充分體現了聯發科對于端側AI崛起趨勢的把握和投入。未來幾年,端側AI應用加速落地,這些創新將發揮不可估量的價值。
█ 極致的游戲體驗
再來看看GPU。
旗艦手機之所以是旗艦,就在于用戶的高期望值和需求。如果只是日常使用,高端旗艦和中低端并不會有太大的體驗區別。但是,在玩游戲時,區別就一下子拉開了。
決定一部手機游戲性能的,除了核心架構之外,就是GPU。
天璣9400的GPU,也是頂配豪華設計——搭載了12核心Immortalis-G925 GPU,峰值性能較上一代提升41%,同時實現了44%的功耗降低。要知道,GPU巨幅躍升是聯發科近年來多次呈現給玩家們的。
天璣9400還首發了星速引擎超分技術,通過圖形處理技術降低GPU負載與功耗,同時保持高畫質。
在光追技術上,天璣9400也不負眾望,帶來了全新的第三代升級——聯合首發OMM(Opacity Micro map)追光引擎,性能提升約40%,進一步改善了移動端光追畫質。
除了畫質,另一個明顯影響游戲體驗的要素,是觸控延遲。
聯發科為了讓天璣9400實現全鏈路低延遲,采用的是端到端優化的策略。從觸控輸入到屏幕顯示,他們極力縮短每一個步驟的響應時間。通過優化觸控算法和硬件支持,天璣9400能夠實現出幀穩定,有效減少卡幀現象。玩家在游戲中的操作更加順暢、精準,體驗得到進一步提升。
天璣9400在游戲體驗上還有一項創新,那就是首發了實時3D創作平臺——Unreal Engine(UE)5.4。這個平臺使得基于天璣9400的智能手機能夠支持更加復雜、逼真的游戲場景,為玩家帶來更加沉浸式的游戲體驗。
█ 通信和影像能力提升
最后再來看看天璣9400的通信能力和影像能力。
目前,移動通信、Wi-Fi和藍牙等技術都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天璣9400對這些技術的最新商用標準(例如5G、Wi-Fi 7)都做到了完美支持。為了獲得更流暢的網絡體驗,天璣9400對這些技術進行了適度優化。
例如,在5G方面引入了AI,對5G網絡連接進行智能優化,覆蓋了16種應用場景,并支持最新的R17協議,實現了30%的網速提升,以及18%的功耗降低。
在Wi-Fi方面,天璣9400業界首發支持Wi-Fi 7三頻并發技術,提升了連接速率(峰值速率可達7.3Gbps),降低了時延,擴大了覆蓋范圍(+30米,多穿兩層樓)。
在藍牙方面,支持雙藍牙功能,可以讓手機終端連接多個藍牙設備,且實現1500米公里級傳輸,非常實用。
在影像能力方面,除了ISP能力升級之外,聯發科同樣將關注重點放在了能耗上。
現在的手機攝影大部分都是計算攝影,拍照時會消耗不少算力,也會產生發熱現象。天璣9400經過深度優化,運算能效比有了顯著改善,減少了散熱,也增加了待機時長。
█ 最后的話
天璣9400所帶來的技術創新還有很多。以上介紹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手機SoC芯片的市場格局,已經逐漸固化。除了iPhone之外,安卓機型的開放芯片生態基本只有聯發科和高通兩個選項。這些年來,聯發科的上升勢頭非常強勁,高中低端全面開花,市場份額不斷提升。聯發科的天璣系列,經過長期持續的打磨,已經成功贏得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成為越來越多旗艦手機的首選搭載芯片。
天璣9400,作為聯發科的最新扛鼎之作,相信會繼續鞏固天璣系列的市場地位,引領手機SoC芯片新的發展趨勢,推動手機加速邁入智能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