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與曾國藩淵源頗深,兩人都是湖南長沙府人氏,左宗棠雖然比曾國藩要小上一歲,但是年輕時候的成就卻是要壓過曾國藩一頭。
左宗棠是一個天賦型選手,15歲便參加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二十歲更是參加鄉試,得中舉人,在那一年,大他一歲的曾國藩才考上秀才。而在此之前,左宗棠更是被賀長齡“以國士見待”,屬于典型的年少成名。
當然了,無論舉人還是秀才,那都算是十分難得,二人在弱冠之齡,由此成就,也是極其拔尖的了。但不管怎樣,左宗棠是走到了曾國藩前面,當左宗棠志得意滿的進京趕考時,曾國藩還在為鄉試而苦讀。
但是,人生是一場長跑,起跑落后,不代表著會一直落后。左宗棠在中了舉人之后,三次會試不中,最終心灰意冷,回鄉當起了教書先生。而曾國藩則在左宗棠第三次會試不中的那一年,考上了進士,魚躍龍門。
此后的曾國藩更是一發不可收,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成為了朝廷二品大員。而左宗棠則一直平頭百姓,天天在家讀書看報,培養愛好。顯然,在仕途這條路上,曾國藩已經成功趕超了左宗棠,并將其遠遠甩在身后。
但是,人生是一場長跑,中途落后,不代表再也追不上來。左宗棠才學不輸曾國藩,他更多的只是少了些運氣,缺了一個機會。
1852年,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左宗棠因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力保長沙不失,威震荊湘。左宗棠也因此入佐湖南巡撫幕府,開啟了他的仕途之路。此時他已經四十歲,落后了曾國藩整整十二年。但是不要緊,大器晚成者,必是厚積薄發。左宗棠入佐湘幕六年,運籌帷幄,力挽狂瀾,不但使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為安,湘軍出省作戰也連連奏捷。
左宗棠在湖南百姓和湘軍將士眼中,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靈魂級人物。
“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時至太平天國之亂平定,左宗棠已經升任陜甘總督,封二等恪靖伯,加太子少保銜。雖然比不上曾國藩,但在漢人朝臣之中,已經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之后的左宗棠更是成為了清朝最為鋒利的戰矛,平定陜甘,收復新疆,成為了清朝西北邊疆的鎮國柱石,名列晚清四大名臣。
曾國藩死后,追贈太傅,謚號“文正”,左宗棠死后,追贈太傅,謚號“文襄”。左宗棠或許一直被曾國藩甩在后面,但最終還是達到了曾國藩的高度。
有人說,左宗棠明明年少成名,才氣無雙,卻一生都在追逐曾國藩的腳步,所以他不服曾國藩,處處與他不對付。其實不然,左宗棠與曾國藩的不對付,無關乎私仇,更沒有嫉妒,更多的只是兩個人性格不合罷了。
左宗棠這個人天生傲骨,出了名的脾氣硬,典型的硬氣文人作派,不成功便成仁,絕對不妥協。當初收復新疆,他不懼列強,以70歲高齡抬棺出征,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相較而言,曾國藩這個人,則是相對圓滑許多,其行為處事也相對穩重,老好人一個,更不容易出錯。左宗棠和曾國藩二人,一個急性子暴脾氣,一個慢悠悠老好人,自然合不來。
當初平定太平天國,左宗棠和曾國藩常常就是處在兩個極端。左宗棠這個人好奇計,求速度,力主以進攻取勝。而曾國藩這個人則是以防守立足,穩中求勝。他的湘軍把步步為營做到了極致。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兩個不同的軍事思維自然無法指揮同一支軍隊。當初左宗棠建立“楚軍”,自立門戶,與他和曾國藩的分歧有很大原因。
但是,這樣的分歧僅限于工作,無關乎大局,更沒有私人恩怨。左宗棠和曾國藩這兩個同鄉從來都是一家人。當初左宗棠建立楚軍,其少不了曾國藩的提拔和支持,而后左宗棠在西北平回亂,曾國藩也是當作自家人看待,給予了不少幫助。
至于私交方面,左宗棠和曾國藩更是交情深厚。都說曾國藩會做人,左宗棠會做事,李鴻章會做官。
所以曾國藩惜左宗棠之才,稱“國幸有左宗棠”。
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
左宗棠敬曾國藩之德,自愧不如。
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曾國藩一生,清廉奉公,死后家無余才,其子仍在老家務農,生活窘困。左宗棠對于故人子嗣,一直都是照顧有加,由此可見,二人之感情。所以曾左不和,應該是他們是“和而不同”,不同只是在他們的性格和行為方式上。
當然,二人晚年確實有著不和傳聞,左宗棠心直口快,逢人必罵曾公。曾國藩則是不見不聞,以靜制動。表面上看,二人似乎水火不容,時至晚年,矛盾愈發公開。但事實上,曾國藩與左宗棠都是光明磊落,德行高厚的人物,哪兒來的什么私仇?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作戲罷了。
左宗棠和曾國藩都是漢人,且都是實力與威望并重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隨便哪一個都有著撼動清王朝統治的實力。不論是從滿、漢之防的角度,還是從皇家的制衡之術,朝廷重臣抱成一團始終都是帝王所忌諱的。清朝統治者對于他們是又愛又恨,一方面需要他們的力量來維護統治,一方面又害怕他們不服從自己。
所以,清朝統治者們需要看到這些封疆大吏們明爭暗斗,相互制衡,這樣他們才能漁翁得利。反之他們若是關系深厚,鐵板一塊,恐怕宮里面那幾位,覺都要睡不安穩了。曾、左也是熟讀史書的人,這一點,他們嘴上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心里絕對和明鏡一樣清楚。
所以,不論是左宗棠,還是曾國藩,他們都不得不默契地讓朝廷看到他們之間的不和。
總結起來無非八個字,合則具死,斗則兩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