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這則新聞最近也在國內的跨境圈引起了一陣熱議。
一名中國的跨境賣家,在泰國的曼谷被警方逮捕,逮捕的理由是涉嫌出售侵犯別人知識產權的商品。
隨后警方在他的住處,搜出了高達2萬多件的假冒產品,其中包括安德瑪Under Armour、LOTUS床墊、阿迪達斯等等產品,總價值超過800萬人民幣。
該男子面臨的指控包括:偽造注冊商標、仿冒他人注冊商標、侵犯版權牟利,以及未經許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等罪名。
為啥今天單獨把這個事情拿出來說一下,是因為昨天有位賣家在我的知識星球,非常嚴肅的咨詢了我這個問題。
他說:“現在做正規的產品不太好做,我可不可以去買幾個亞馬遜店鋪,然后用這種擦邊的方式,去賣一些仿牌的大牌產品,或者去賣一些高熱門的IP手辦等產品,只要我收益超過成本,店鋪最后不要都可以了。”
說實話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有點震驚的。因為現在都是2024年了,沒想到直到現在居然還有賣家想通過這種歪門邪道去“發家致富”。
如果是在七八年前甚至五六年前,那可能還有機會,那時候各平臺的規章制度還不太健全,但是現在,如果你還幻想著去通過這種路徑去搞一點“橫財”過來,那完全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上面的這起案件是一個例子,還有一個例子,是在去年的九月份,一起售賣假冒IP手辦產品的賣家,也被公安機關逮捕了,當時這起案件還登上了央視的焦點訪談。
這起案件,不僅逮捕了售假的賣家,還把造假的工廠給一網打盡了。
警方還通過該工廠的供貨記錄,陸續聯系了100多位跨境賣家前來協助調查,這些賣家基本都是在各大跨境平臺有違規售賣侵權和色情擦邊手辦記錄的跨境賣家。
所以,在法制健全的現在,不要再去想著走什么歪門邪道了,這極有可能讓你受到法律的制裁。
現在你隨便找個AI工具,問它一句:“跨境電商做仿牌犯罪嗎?”
下面是AI給出的回復。
我們作為亞馬遜賣家,平時涉及到的仿牌問題主要是以下六點:
第一種:無授權的正品。
這種售賣行為在很多人看來是沒問題的,因為他認為自己賣的就是正品,他可以拿出正品所有的包裝、質量等等。
但是你不要忘了,售賣這些大牌是需要授權的,沒有品牌方的授權,即便你的產品是從大牌合作工廠進來的真貨,也會被算作是售假行為。
第二種:產品上印刷別人的logo。
這就是比較典型的一種售假行為,把自己的產品貼上大牌產品的logo進行銷售。
這種就不用說了,各地的步行街都能找到大量的這類產品,最常看見的就是New Balence的運動鞋。
第三種,高仿大牌產品的品牌名。
這種也比較常見,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隨處可見,有些造假甚至看了能讓人笑掉大牙。
第四種,仿造別人的外觀。
這種就比第三種稍微隱蔽一點了,我不用你大牌的logo,但是我仿造你的外觀設計。
最常見的就是一些卡通形象類的產品,比如hello kitty這類產品,我把logo的字母改一下,但是產品的設計我不改。
第五種,listing中使用別人的商標。
這種算是跨境賣家中招最多的一種違規行為,特別是那些售賣大牌周邊產品的賣家。
比如現在iphone 16上市了,你想賣iphone 16的charger(充電器),然后你直接在listing的標題上寫“iphone 16 charger”,這就是典型的違規行為。
正常的寫法應該是charger for iphone 16 或者是competible with iphone 16。
但是即便這樣也有被誤判并下架的風險,大牌周邊產品就是這樣。
第六種,出產地造假。
這種情形出現的不多,但是也時有發生。
比如你賣的是三星的配件,為了能讓產品更有說服力,你在產品上印上了Made in korea(韓國制造)。
這樣故意標錯原產地的行為,也是售假行為的一種。
所以如果你也曾經干過或者正在干上面六種當中的某種行為,一定要及時收手或者改正,不要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不義之財,得來的容易,失去的時候,可能會更容易!
全文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