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海外論壇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參會,交流分享絡病理論最新研究成果。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主任委員賈振華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程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由其牽頭完成的一項中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項目取得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循證醫學是公認的評價藥物療效的方法。”賈振華教授介紹道,“在這個項目中,圍繞心血管事件鏈開展了一個全鏈條設計的遵循國際標準高質量的循證醫學研究,取得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的重大突破。項目共包含5項研究,已有4項成果發表,刊登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讓世界看到中醫藥在防治重大疾病方面的重要價值。”
賈振華教授在大會期間接受國內外媒體采訪。
據介紹,心血管事件鏈通常以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危險因素為起點,“三高”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破裂出現急性心梗,隨著疾病進一步加重出現心梗后心律失常,最后出現心力衰竭,最終死亡。整個鏈條因果相連、遞進發展,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指出早期干預和治療的重要性,并強調防治理念由單因素、單環節向整體全程干預思維轉化。
在大會“全程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綜合管理”單元,多位專家圍繞“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項目5個國際標準高質量循證醫學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分享交流,受到與會專家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心血管事件鏈源頭阻抑:津力達為干預糖耐量合并多代謝異常提供有效藥物
阻抑心血管事件鏈,國際醫學界強調從預防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入手,切斷這條路徑,就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高凌教授作學術報告時指出,糖尿病前期患者不干預情況下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升高。“津力達對代謝綜合征糖耐量異常的889例”循證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津力達組的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了41%,并且津力達能夠改善代謝綜合征核心指標,改善胰島素抵抗。該研究成果于今年6月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在線發表。
心血管事件鏈發展進程阻抑:通心絡獲得穩定冠脈易損斑塊臨床影像學金標準證據
斑塊又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其不僅易造成血管堵塞,從而引發心絞痛、心肌缺血等,更嚴重的是如果斑塊發生破裂,還可能引發心梗、腦梗等。因此,早期干預斑塊能夠減少心血管事件。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教授在報告中指出,通心絡可有效延緩頸動脈斑塊的發展,緩解心絞痛癥狀。
張運院士在會上作學術報告。
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18家單位開展的“通心絡干預冠狀動脈易損斑塊220例”循證研究證實,通心絡膠囊可增加斑塊纖維帽厚度穩定易損斑塊,改善心絞痛分級,提高生活質量。該研究為心血管事件鏈干預環節中穩定易損斑塊減少心血管事件提供了有效藥物。
心血管事件鏈發展進程阻抑:通心絡改善心梗預后為10年來藥物治療國際重大突破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在大會上指出,其牽頭開展的“中國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3797例”結果顯示,在指南推薦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可顯著降低患者30天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緊急冠脈血運重建和腦卒中)風險36%,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30%;研究一年時通心絡持續降低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36%,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27%,降低1年再次心梗風險74%,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遠期預后提供有效治療藥物選擇。
楊躍進教授在會上作學術交流。
該研究成果于2023年發表在全球四大頂級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理查德·巴赫教授在述評中指出:“符合現代循證醫學研究標準,其成果是近10年來對急性心梗治療的重要突破。”
心血管事件鏈發展進程阻抑:參松養心填補房顫射頻消融后預防復發藥物治療空白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鶴教授在學術報告中介紹了其牽頭開展的“參松養心膠囊對經射頻消融房顫患者預后臨床研究920例”。結果顯示,參松養心膠囊可有效降低持續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術后一年內復發風險40%,且安全性良好。
該研究成果于今年8月發表在國際心血管病領域頂級期刊《歐洲心臟雜志》。中國工程院葛均波院士評價:在房顫治療領域中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世界治療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心血管事件鏈終末階段干預:芪藶強心改善心衰預后取得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新突破
心衰是心血管事件的終末階段。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新立教授在會上作學術報告時指出,其帶領團隊開展的“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心衰復合終點事件的評估研究3110例”結果顯示,芪藶強心聯合標準化治療顯著降低主要復合終點事件發生風險(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惡化再住院)22%;分別顯著降低心衰惡化再住院風險24%、心血管死亡風險17%。
該研究成果于今年8月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密歇根大學醫學中心Anthony教授評價,盡管在心衰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心衰仍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升的主要疾病,臨床中迫切需要在西藥標化治療基礎上開拓新的心力衰竭治療方案,這項研究提示中西醫結合可為全球心衰管理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項目開展的國際標準高質量循證醫學研究成果,為心血管事件鏈的全程干預提供了重要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表示,目前,中醫藥國際合作日益密切,成果惠及全球。開展隨機對照實驗,加強循證醫學研究,拿出臨床療效的硬證據,是中醫藥走向國際的堅定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