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QS發布了2025世界大學排名,而今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新版2025世界大學排名也來了。本次發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世界大學排名,共有來自全球的2092所高校入榜,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高校有94所。這94所中國內地高校中,有33所排名進入了世界前500位。
榜單顯示,排在中國內地高校首位的是清華大學,該校全球名次為第12位;北京大學緊隨其后,全球排名為第13位。這兩所大學是內地僅有的兩所排名進入全球前20位的高校。
排在國內高校第3到第7位的5所大學分別是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熟悉國內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這5所大學全是“華東五校”成員高校,它們綜合實力不及清北,但在部分領域的影響力是與清華北大不相上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的大學排行榜,國內排名最高的七所大學都是“清北華五”。并且“清北華五”的世界排名表現也相對較好,大多能進入全球前100位。
排在南京大學之后的武漢大學,全球排名為第134位,雖然沒有進入全球前100位,但世界排名相對去年進步了30位,表現是相當不錯的。
武漢大學源于1893年創辦的自強學堂,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辦學歷史超過130年。該校名師薈萃,英才云集,擁有8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雙一流”建設學科,并增設了“智能制造”等多個新興專業和學科交叉融合專業。
上世紀八十年代,武漢大學以“改革”聞名全國。在劉校長的推動下,學校進行了多項教育創新,如學分制、主輔修制、插班生制、導師制、貸學金制、學術假制等,這些改革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
排在國內第9和第10位的高校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它們一個是國內實力最強的師范大學,一個是國內認可度最高的工業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文理基礎學科底蘊深厚,教師教育特色鮮明,擁有特殊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生物科學等眾多重點學科。在人才培養方面,北師大有其獨特的優勢,畢業生就業質量很高,近幾年就業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基本維持在99%以上,且相當比例的人在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科實力雄厚,在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擁有很高的話語權。該校畢業生主要就業地為國有企業,薪資高、發展前景廣闊。
仔細觀察我們還會發現,榮登世界500強的33所高校,幾乎都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只有深圳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極個別院校是“雙非”高校,這說明“雙一流”建設高校仍然是國內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代表”。但從另一方面看,沒有靚麗頭銜的深圳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能排進全球前500位,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日話題:你認為哪個機構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數據更科學?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