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消費金融近期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其貸款年利率頻繁觸及監管上限,另一方面高投訴率居高不下。在監管日益嚴格、新規定接連出臺、用戶維權意識增強以及消費金融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其未來能否持續保持“安逸”狀態,實屬未知。
貸款不良率上升,房貸利率屢碰36%“紅線”
近期,海爾消費金融發行16.5億ABS,資產池含53萬筆貸款,平均利率23.36%。
從營收上看,海爾消費金融2023年營收24.89億,增45.56%,凈利潤3.65億,增33.21%。不良率至2023年末為2.34%,逐年上升。
營收與貸款不良率“雙增”背后,則是海爾消金貸款利率高企、屢碰36%“紅線”引發廣泛關注。
據鳳凰網財經調查報道,2024年1月24日,裁判文書網發布一則關于消費貸高息糾紛的判決文書顯示,2021年8月25日,張強與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海爾消金”) 簽訂電子《個人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借款6000元,借款期限3個月,借款年利率為36%。
因借款人于2021年11月26日開始逾期,尚欠本金1266.58元及利息。因此,海爾消金向河北省晉州市人民法院(下稱“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張強立即向海爾消金償還欠款本金1266.58元,并判令以未還本金為基數,按年利率24%計算利息直至還完。
法院表示,對于海爾消金要求張強償還欠款本金1266.58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但對于海爾消金要求張強按照年利率24%計息的訴訟請求,予以否決。法院認為,海爾消金訴請按年利率24%計息,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為保護個人隱私,張強為化名)。
此外在2024年1月16日,甘肅省環縣人民法院披露的一份民事判決書則顯示,海爾消金要求被告人王先生償還借款本金16682.22元,借款利息、罰息、滯納金按年利率24%計算直至借款清償之日止(至2023年10月10日利息、罰息14999.29元,借款本息合計31681.51元)。
而法院經審理發現,被告王先生與海爾消金在《個人消費貸借款協議》中約定的借款利率為年利率30%。
事實上,梳理近兩年有關海爾消金放貸年利率的媒體報道,關于其年利率屢屢觸及36%“高壓線”,甚至涉嫌向大學生乃至高考生發放高息貸款的新聞報道無不充斥屏幕。
暴力催收辱罵客戶投訴平臺海爾消金客訴率居高不下
近日,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金融監管總局制定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4月18日起正式施行?!掇k法》在提高準入門檻的同時,突出強化了對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然而,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暴力催收等仍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
圖源:鳳凰網財經
報道稱,“消費者陳女士投訴反映,她在海爾消費金融借了1.8萬元,分12期償還,已還8期,第9期資金周轉不過來,于是主動和平臺聯系協商,但遭到拒絕。在逾期后第一天,她遭到了沒完沒了的電話短信轟炸,每天收到的催收電話和短信均超過20個?!颐鞔_告知有還款意愿,希望延期歸還,但催收人員不給緩沖?!惻空f,催收人員在短信中辱罵她是‘窮種’‘老賴’,‘多少智商有問題’。連續不停地催收導致她丟了工作,家庭矛盾升級?!?/p>
圖源:《中國消費者報》
細讀4月18日施行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修訂發布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其中則明確指出,“不得采用暴力、威脅、恐嚇、騷擾等不正當手段進行催收,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p>
然而,緣何新規已經試行,海爾消金卻仍然“肆無忌憚”無視新規對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
實際上,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海爾消費金融”為關鍵詞,可檢索到的相關文書多達39418宗。
而對于普通金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等平臺進行投訴則為我們提供了管窺海爾消金最新客訴情況的一個視角。
據統計,僅2024年5月22日至5月28短短一周期間,消費者發起的針對海爾消金的投訴多達50條之多。
其中消費者投訴的重點集中在“套路貸”“暴力催收”“威脅恐嚇”“違規收取費及不合理息費”“泄露隱私”“爆通訊錄”“冒昧公檢法”“高利貸、砍頭息”“聯系借款人老板”等范疇。
不僅如此,梳理黑貓投訴平臺消費者關于海爾消金的投訴典型案例,卻發現,其違規捆綁會員費,以及與桔多多等放貸平臺疑似收取變相“高利貸、砍頭息”現象值得引起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