爅爅有聞·出品
作者|趙小爅
1
最近半個月,中年人忙著追股票,年輕人忙著追玩偶。
有人在線上排隊開戶,有人在jELLYCAT門口等待進場。
國慶長假期間,上海靜安嘉里中心的jELLYCAT快閃店門口,沒有一刻不是爆滿的。除了繞出八個彎的排隊進店隊伍,店外每一面背景墻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拍打卡照,一旦你在門口駐足觀望,就有黃牛湊上來問,“進店300,現貨+300”。
如果你理解不了,花三百買個進店消費資格,和加三百買個原價就三百多的玩偶,那你會更難理解店里正在進行的人類活動。
當你購買一只“玉蘭芋泥蛋糕”的玩偶時,店員會煞有其事地用夾子和手套,像夾一塊真正的蛋糕一樣放在你面前,并開始一系列無實物表演:
“(展示玩偶)這塊蛋糕可以嗎?芋泥比較多哦(拿起噴瓶)想要奶油多一點嗎?(一頓噴空氣)夠不夠?(拿起蛋糕刀)我們把奶油抹勻~嗯~芋泥和奶油味道很香很濃郁呢是不是~那我們把它裝起來啰~”
圖源小紅書@海拉魯抓馬Queen
你接過包裝袋時,店員還不忘提醒一下:
“蛋糕回家之后要盡快吃哦,如果不吃的話要放冰箱冷藏哦~”
同理,如果你買的是雞蛋、漢堡之類的食物玩偶,店員會問你“要幾分熟”,然后進行“噴油”“翻面”“調味”的“出餐”流程。
圖源小紅書@為無
買小熊、小狗之類的動物玩偶,店員會拿出一模一樣的玩偶問你“喜歡哪個?這個性格比較調皮,這個比較安靜”;買盆栽之類的植物玩偶,則是向你展示如何“澆水”“松土”,并叮囑你“回家要養在陽光下哦”。
圖源小紅書@阿黃紅紅火火
可以說,整個購買玩偶過程里,每一位店員和顧客,都展現出了堪比演員的超強信念感。
社交媒體上,每一條jELLYCAT購物表演的視頻評論區都少不了圈外人的各種不理解,“這種店就是割韭菜的”“瘋了才花上千塊買個玩偶”“很擔心大家的精神狀態”。
事實上,jELLYCAT品牌成立已經25年,近五年業績更是年年飛漲。根據jELLYCAT的財報,2022年的營收達到了 1.46 億英鎊(約 13.3 億人民幣),毛利潤高達8870 萬英鎊(約 8 億人民幣)。
有沒有可能,這就代表了現在年輕人的正常精神狀態?
2
這樣一家賣毛絨玩具的小公司,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浪大到快把前輩迪士尼和泡泡瑪特拍岸上了。
一是利潤。
財報數據顯示,2022 年jELLYCAT毛利率已高達61%,超越了同年泡泡瑪特59.7%的毛利率。
二是銷售額。
天貓數據顯示,jELLYCAT在2023年雙 11 登頂了毛絨布藝品類的銷售額 Top1,受歡迎程度超過了擁有玲娜貝兒和星黛露兔的迪士尼。
對比三個品牌最出圈的線下場所,同樣是卡通形象,同樣有主題表演,上海迪士尼樂園占地1.16平方公里,北京泡泡瑪特城市樂園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而jELLYCAT在各個城市輪流開放的快閃店面積不過30平方米。
你可以這么理解:
迪士尼樂園——泡泡瑪特城市樂園——jELLYCAT快閃店
大型游樂場——小型游樂場——微型游樂場
在經營線下場所這件事上,jELLYCAT最聰明的一步就是,在小面積低成本的框架下,創造了足夠快的推新速度,足夠廣的覆蓋人群,足夠高的話題度。
當然,出圈只是結果。
jELLYCAT能爆火的大前提是,在其他毛絨玩具的均價還停留在20-30元時,年輕人們為什么就愿意為jELLYCAT單只售價高達129元-1699元的玩偶買單?
作為一家1999年在英國倫敦創立的毛絨玩具公司,jELLYCAT早期定位只是“嬰幼兒安撫玩具”。直到2014年,為了拓展產品線以及受眾圈層,才正式將定位轉變為面向全年齡段的高端禮品品牌。
高端禮品,意味著高溢價,也意味著要提供足夠高的情緒價值。
在線上,jELLYCAT的情緒價值,主要靠二創。
比如最火的" 茄總 “。
因為在毛絨玩偶表面可以畫出印記,無數個“茄總”表情包風靡全網。
因為毛絨玩偶可以帶著一起出游,“茄總”入鄉隨俗的游客照點贊比真人都高。
圖源小紅書@因特網大美女_Allaura
在線下,jELLYCAT的情緒價值,主要靠表演想象。
2023年,它在紐約開出了第一家快閃店,并讓員工扮成廚師,一邊哼著歌,一邊烹飪漢堡、華夫餅和松餅形狀的玩偶。
圖源小紅書@Valslooks
諸如“華夫餅”溫度太高燙到了手,“松餅” 長了腳從煎鍋里跳出來之類的戲碼,不僅讓現場的消費者非常上頭,那種尷尬又快樂的笑容,還能順著短視頻的網線,勾起更多人的躍躍欲試。
從線上到線下,jELLYCAT所營造和提供的一切情緒價值,都超出了一個普通毛絨玩具所具備的范疇,在稚氣的外形和成年人的內核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畢竟,要做成年人的精神奶嘴,需要幼稚得剛剛好。
3
在每一代年輕人的青春里,迅速風靡一代人的同時又不被上一代人所理解的消費品,幾乎都擁有相似的覺悟:
誰滿足了一代年輕人的情緒價值,誰就能賺到錢。
二十年前,是主打個性百變的QQ秀。
因為那個時代的主要情緒需求,是個性。
年輕人們甘愿花錢買一身獨具風格的虛擬服裝,只為直觀且迅速地向別人展示個性、表達情緒、傳遞態度,對于當時的年輕人而言,這就是一種觸手可及且行之有效的生活方式。
自然而然地,QQ秀也由此成為騰訊第一個賺到“大錢”的產品。在QQ秀推出的第二年,騰訊便在香港上市。
十年前,是主打奪人眼球的游戲皮膚。
因為那個時代的主要情緒需求,是炫耀。
年輕人們甘愿砸錢買一套精美特別的游戲皮膚,就能立刻讓自己區別于千篇一律的游戲人物形象,甚至成為在游戲中彰顯財力的消費符號,迅速獲得別人的關注和羨慕。
自然而然地,當其他游戲的商業模式大多還在時間付費或買斷制上苦苦掙扎時,那些善于開發皮膚的游戲已經輕松實現日賺千萬。
如今,是主打溫暖幸福感的jELLYCAT們。
因為這個時代的主要情緒需求,是治愈。
年輕人們甘愿一擲千金購買擬人化形象的玩偶,把玩偶當作“孩子”或“朋友”來對待,給它們取名字、立人設、買衣服、做造型、畫表情、一起睡覺、一起旅游,既能提供陪伴,還能宣泄情緒、排解壓力。
自然而然地,即使jELLYCAT早在2005年就調整定位為成年人提供情緒陪伴,但也直到最近五年才迎來真正的起飛。2019年的營收增長率從2.2%躍升至21.7%,2020年開始迎來營收和毛利潤的快速增長,到了2022年,營收和毛利潤的絕對數值幾乎雙雙達到了5年前的近3倍。
近兩年爆紅出圈的星黛露、玲娜貝兒,線條小狗、Loopy、Chiikawa等,也無一不是這樣的強調溫暖、治愈元素的IP形象。
“治愈系”產品風靡市場的情況,在日本也發生過。
上世紀90年代末,一切有療愈效應的、能夠安定情緒、使人感到溫暖平靜和幸福的藝術或產品,被稱作“治愈系”,一時風靡日本的大街小巷。這一現象也被認為是日本經濟泡沫化帶來的效應。
那時的日本年輕人作為消費主力軍,處于長期超負荷工作狀態,社會經濟壓力沉重,大量年輕人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而“治愈系”產品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人們精神上的空缺。
這符合心理學中的“投射效應”。
即人們在潛意識中將自己的情感、態度、愿望、想法等心理特征投射到外部事物上,認為其也具有與自己相同的狀態。
這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也是一種情緒外部化的途徑。
這也解釋了一個顛覆人們刻板印象的現實——
成年人才是當下毛絨玩具真正的消費主力軍。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現在毛絨玩具消費人群幾乎有70%-80%為成人。
作為一家經營了25年的品牌,突然爆火的原因除了產品本身,終歸也離不開某些具有時代性的社會情緒共振。
每一代被年輕人追捧的消費品,歸根究底,既是自我表達的放大鏡,也是逃離現實的鎮痛劑。
爅爅有聞致力于為你帶來有價值的閱讀。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源爅爅有聞(chattycats)、作者,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