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在外省玩,一回到杭州,細雨混雜著桂花香氣襲來,頓時感到秋天來了。雖然杭州的夏天酷熱難耐、冬天濕冷難熬,但春天和秋天可是美麗且宜人啊!
秋天如果去爬西湖群山,那準會遇見石薺寧。石薺寧屬 Mosla 歸于唇形科,西湖群山里應該能見到屬中的4~6種。他們都非常一致的喜愛山坡荒地、裸巖環境,在西湖群山的茶園邊、步道旁、大石頭上很容易見到。
↑蘇州薺寧
首先要說明一下的是,石薺寧屬的名稱在不同植物志、資料上有很大差別。比如《中國植物志》中寫的是“石薺苧”,在其他一些資料上也有寫作“石薺苧”的。本文以《浙江植物志》為準,寫作石薺寧。
石薺寧們都開著一串串的粉紅色小花,可能在大眾眼里并不算太顯眼。但咱看植物的,一瞧見這方莖、對葉、唇形花的小草,就知道遇見好東西了。摘下一小片葉子來輕輕揉搓,芳香氣味便迫不及待地涌出來了。相比紫蘇和蘭香草,石薺寧們的“清涼味”更淡一些,“芳香味”更醇厚。
↑蘇州薺寧
蘇州薺寧(Mosla soochowensis)應該是最常見的一種。從老和山上山,行至山脊時,他們就開始零星出現在路旁裸巖上,下到植物園的路口處最多。
↑蘇州薺寧葉片纖細
蘇州薺寧最具識別特征的點是葉片,葉形纖細。花朵兩兩成對,稀疏的組成總狀花序。他們的個頭長不太高,一般高不過膝,植株一團團散布在巖石上,非常可愛。
↑杭州薺寧
↑杭州薺寧花序緊湊
杭州薺寧(Mosla hangchowensis)似更喜愛陰濕的巖石,所以在樹木繁茂的葛嶺、孤山更常見。“蘇州”與“杭州”的植株高度相仿,但“杭州”的花葉都要更圓胖一些。杭州薺寧的花序也更加緊湊,苞片層疊,倒是有些像夏枯草了。
↑以上兩圖為石薺寧
↑以上兩圖為小魚仙草
相比以上兩種喜歡長在石頭上的,小魚仙草(Mosla dianthera)和石薺寧(Mosla scabra)更加喜歡長在土里。他倆的花朵很微型,花冠頂多3~5毫米大;但“接地”的他們身高要高很多,冬季留下的枯枝能有齊腰高。
↑冬季干枯的小魚仙草
這兩個物種的區分主要得看莖上有沒有毛和花萼上齒的形態,但除非采到實物標本放在一起對比,否則真的很難看出差別來。
↑左側花萼上齒平的是小魚仙草,右側花萼上齒尖的是石薺寧
為什么只有小魚仙草的名稱如此特殊?《植物名實圖考》給出的解釋是:“滇南呼為小魚仙草,或以其似蘇而小,因蘇字從魚而為隱語耶?” 行吧,還是搞不明白。
恰好本周末是重陽節,若天氣晴好可一定要去登高,感受一番秋日氛圍,順便看看、聞聞石薺寧們~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馮琦棟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