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近日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公布了2024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的通知,最終確定2024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171種,其中圖書選題151種、音像電子出版物選題20種。其中我社出版的《何以華夏:文物上的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大運河》入選。
01
《何以華夏:文物上的中華民族》
《何以華夏:文物上的中華民族》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約30位共同專家參與編寫,從國內外近50家博物館中甄選出200余件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刻石、書畫、絲織品等不同類型的代表性文物,借文物之口,講述中華民族歷史故事,探尋中華民族歷史淵源,理清中華民族發展脈絡。
在書中,我們耳熟能詳的文物一改玻璃展柜中的嚴肅模樣,變得“能說會道”,生動還原中華民族歷史大背景下的武王伐紂、春秋爭霸、秦始皇統一中國、絲綢之路、少數民族大融合等一幕幕歷史進程,串聯起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彰顯了貫穿華夏兒女血脈中的家國情懷。
書中配有300余張文物高清大圖、局部細節圖、復原圖、線條圖,以及書畫、拓片、壁畫等,為讀者打造了一場視覺盛宴,比博物館參觀更近距離、更細節、更輕松。
02
《偉大的中國大運河》
《偉大的中國大運河》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共同策劃出版的人文歷史科普讀物。
從春秋時期古邗溝的開鑿到隋唐運河開通后神都洛陽等超級城市的崛起;從1000多年前紹興的“水路亦詩路”到沿大運河北上進京的徽班;從山陰故水道的歷代經營到2022年山東、天津等地節制閘的開啟,圖書講述了河段演變、城市歷史、地貌建筑、水利科技、經濟民俗、文化遺產等方方面面,勾勒出中國文化的生生不息。
《偉大的中國大運河》是關于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人文歷史科普讀物。編者從運河演變到城市發展,將18座城市串珠成鏈,向讀者立體展示中國大運河復雜變化的時空體系與豐富的歷史內涵。
歡迎點“在看”,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