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國歷史的網(wǎng)友們基本上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曹操是最適合稱帝的一個霸主。要知道當時的東漢,已經(jīng)是破敗不堪,天下所有的諸侯,都已經(jīng)不將皇權(quán)放在眼里,而此時的曹操已經(jīng)是掌握了天下的大半土地和軍權(quán)。但曹操雖然領(lǐng)了魏王的稱號,而且還加封了很多的名號,實際上就差一層紙沒有捅破了,但他自始至終都沒能走出那最后的一步。對于這一點,其實有不少人都非常的不解,當時已經(jīng)是天下大亂了,曹操不當這個皇帝,自然有無數(shù)個人要當皇帝,但曹操為何不登基?其實是這兩人的下場嚇壞了他!
首先,在曹操的內(nèi)心深處,他依然還是眷戀著漢室的。在最初的時候,曹操組織人去殺董卓,而且為此還差點的丟了性命,從這一來說,他的的確確算得上是漢室的忠臣。但是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因為他親眼目睹了各諸侯之間的爾虞我詐,這也讓他慢慢地明白,光是自己努力是沒有用的,于是他開始漸漸地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但是身為漢室的臣子,不管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他都沒有下定決心做出最后的那件事情。
其次,在這期間一個重要人物的死去,讓曹操差點崩潰,而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彧。眾所周知,此人堪稱是一個曠世奇才,而曹操對于這個人也是十分的看重,并且這兩人的私交非常的好,就在早年間,曹操第一次碰到荀彧的時候,還激動的拍著荀彧的肩膀,直呼這人就是他的張良。但是有一點,荀彧是一個腦子比較死的人,在他的心目中,大漢才是唯一的正統(tǒng),曹操也只不過是大漢的一位臣子而已。早年的荀彧之所以會投在曹操的門下,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曹操手里挾持著天子,如果不是因為這一點,荀彧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跟曹操有交集。
但就在這之后,因為一件事情,兩人終于是出現(xiàn)了分歧,而這個問題就是:曹操究竟應不應該成為魏王。很明顯,荀彧這個耿直的大忠臣自然是帶著眾臣們持反對意見的,而此時的曹操也表現(xiàn)得非常無奈,于是便使了個計策讓荀彧去前線督軍。就在此時,曹操又派人送去了一盒糕點,然而就在荀彧打開盒子沒有看到糕點的時候,他心里就明白了曹操的用意,于是荀彧服毒自殺了。這個老朋友雖然沒有阻攔曹操當上魏王,但是卻給曹操內(nèi)心產(chǎn)生了不小的震撼。就連自己如此看重的人都是忠心漢室的,那么這個朝廷里到底是哪種聲音更多呢?想了很久,曹操終于是放下了稱帝的決心。
除了荀彧以外,還有一個人也成了曹操的榜樣,此人就是袁術(shù)。當年的袁術(shù)認為自己家世顯赫,況且手中還有國璽,于是心里就開始有些膨脹了,最終也因為這件事情,所有人都將埋頭對準了他,而最終袁術(shù)也是慘死在戰(zhàn)亂之中。曹操覺得天下還未真正統(tǒng)一,假如自己冒冒失失的當皇帝,其結(jié)果有可能就跟袁術(shù)一樣,所以到了最后他也沒有實現(xiàn)那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