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沖突持續至今已兩年多,給全球安全環境和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而造成這一局面的西方國家,為了掩蓋自身的失敗現實,居然給中國潑臟水。他們企圖通過將沖突長期化的責任歸咎于中國“支持俄羅斯”,以此來掩蓋他們在這場沖突中遭遇失敗的現實。
繼美國和北約之后,丹麥首相日前又跳出來,無端要求中方必須為沖突“負責”。據觀察者網報道,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日前在聯合國大會空隙中,宣稱俄羅斯獲得中國的幫助,要求中方要為俄烏沖突“負責”,并呼吁歐洲國家在處理對華關系時不能“繼續天真”,以防止繼續對華“過度依賴”。
為此,弗雷澤里克森不惜睜著眼睛說瞎話,將中國與伊朗、俄羅斯和朝鮮并列為“四大國”,并謊稱這些國家之間的合作“對全球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談及俄烏沖突問題時,她還認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俄羅斯不可能發動一場持續兩年半的全面戰爭。所以她毫無根據地要求中方應對此“承擔政治責任”。
弗雷澤里克森還呼吁歐盟各國重新考慮與中國的貿易,她聲稱歐洲國家需要減少對"持有不同價值觀和利益"的國家的依賴。弗雷澤里克森這種政治話術,其實就是之前美國和北約一些政客反華演講稿的“復制品”。
事實上,美歐政客對事情顛倒黑白的做法,實在就是西方世界的一種悲哀。畢竟,全世界都清楚,俄烏沖突之所以爆發,西方在背后鼓動“功不可沒”。而西方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才是導致沖突持續至今的主要誘因。
中國不是俄烏沖突的挑起方,也不是沖突相關方。更重要的是,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進行穿梭外交,盡一切所能勸和促談。中方在尋求政治解決俄烏沖突問題上所付出的外交努力,是舉世皆知的事實。由此可見,包括弗雷澤里克森在內的一些西方政客,毫無根據地要求中方為沖突擔責,實際上就是在企圖破壞中俄合作的同時,制造中歐矛盾,以達到破壞中歐經貿關系的目的。
俄烏沖突之所以爆發和長期化,主要責任在西方,中方絕不會背這口黑鍋。因此,面對西方某些政客的污蔑和抹黑,中方不能慣著他們,必須采取措施予以反擊,不讓西方涉華謊言變成“國際真理”。據《參考消息》報道,中國和巴西主導的“和平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日前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據悉,此次會議除了中巴兩國外長外,還有其他15個國家外長出席。
參會的各國外長在會后發表一份聯合聲明,支持中巴兩國所提倡的、有關呼吁俄烏停火和政治解決沖突的倡議。另外,歐洲的匈牙利和瑞士也宣布加入該小組。瑞士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由中巴創立的這個小組,為政治解決俄烏沖突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另外,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也指出:中巴成立該小組的原因在于:北約給烏克蘭沖突火上澆油,但沒有能力解決沖突問題,令國際社會感到厭倦。
中國和巴西在之前六點共識的基礎上,建立這個將西方國家排除在外的“和平之友”組織,正獲得越來越多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甚至連像匈牙利這樣的北約國家,以及瑞典這樣的西方國家也都加入,意味著這一旨在尋求政治解決俄烏沖突問題的國際組織,正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已成為政治解決俄烏沖突問題的一股中堅力量。
由此可見,中方正在與全球志同道合的國家加強合作,旨在推動促成俄烏和談的進程,向國際社會展示中方愛好和平、拒絕戰爭的外交政策。中國此舉,就是在讓國際社會認清楚,中方一直在推動俄烏和談,而西方則在不斷給沖突拱火澆油破壞和平。顯然,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戳破西方荒誕的政治話術,維護自身在國際上的正面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