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人民法院大隆法庭坐落于云開大山北麓東段的岑溪市大隆鎮,境內山丘連綿起伏,自然生態資源豐富。
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不能僅憑一家之力、一地之謀,而應注重協同聯動,創新司法協作,從而形成生態司法保護“共治”新格局。近年來,大隆法庭打造司法保障綠色生態的法庭品牌,推行“三二一一”聯調聯處機制,延伸法庭司法服務,在青山綠水間,做好司法守護生態、服務群眾的角色,以司法聯絡站為基點,建設具備聯動基層單位及服務群眾雙向功能的法庭服務平臺,延伸式司法保護鏈,用最嚴密法治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2024年1至8月,大隆法庭共收案209件,結案176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2.61%,平均辦案天數42.74天。
01
法護和諧:調解糾紛返還房屋
“今天會比較忙,上午去調解一起鄰里糾紛,下午去做普法宣傳?!?月23日早上,大隆法庭庭長盧新燕帶領辦案團隊驅車出發,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今天調解的是一起房屋返還糾紛?!北R新燕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在居委會的會議室里,法院干警、社區干部、平安法治辦主任以及雙方當事人都到了現場。
“房屋轉讓給我,這都白紙黑字寫明了,我可以使用這個房屋,憑什么要我搬走”“我父親去世后,這個房屋由我繼承,我作為房屋的所有人有權要求你搬離……”雙方當事人情緒比較激動,一見到法官兩人就開始訴說各自的委屈,言語間還相互抱怨,互不相讓。
原來,梁某和吳某系鄰居,2022年9月梁某父親將房子轉讓給吳某,房子現由吳某作為倉庫使用。2024年3月梁某父親過世后,梁某對轉讓協議不予認可,要求吳某騰空房屋并返還。吳某提出轉讓協議未到期限,雙方多次協商未果。
盧新燕法官經和調解團隊成員商量決定改變策略,以近鄰關系作為“破冰”切入點,先聊家長里短,緩和兩人關系,再耐心傾聽雙方訴求,從法律角度釋明權利義務,同時也注重情感引導,鼓勵雙方換位思考。最終,經調解團隊成員從情理上疏導雙方的對立情緒,從法理上說明利害關系及法律后果,雙方關系成功“破冰”,梁某同意吳某繼續使用房屋,期間不用支付費用,期限屆滿后吳某返還房屋。
“這個事情,經過居委會、鎮里調解過幾次,都沒成功,今天法官聯合社區、鎮的工作人員開展調解,不到一個上午法官就給解決了!”梁某如是說。
大隆鎮平安法治辦主任李健民介紹道:“岑溪市‘三二一一’聯調聯處中心成立以后,中心值班室或者岑溪法院、大隆法庭都會把雙方當事人同意調解的案件分派過來給村、鎮調委會,我們一般通過聯合網格員、族老、司法所工作人員、法庭法官進行聯合調解。一般來說,一些簡單點的婚姻家庭、相鄰關系、合同糾紛,基本可以在我們鎮級處理完畢?!?/p>
從單一調處到聯調聯處,岑溪法院通過“三二一一”聯調聯處機制,即村級三次調解、鎮級二次調解、市縣級一次綜合調解、梧州市級一次專項調解,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小事不出村、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良好局面。
02
法護少年:根植法治意識入心
近年來,大隆法庭在法治宣傳最前沿,傾心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官姐姐志愿者通過開展法治宣講等活動,向青少年傳播法律知識,引導其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識。
9月11日,大隆法庭聯合大隆政府綜治辦及禁毒辦,邀請大隆中學師生到大隆法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展了一次意義深遠的法治教育及宣傳活動。
學生們通過實地參觀和互動體驗,近距離了解司法程序,感受法律的莊嚴與權威。在大隆法庭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師生們參觀了法庭的審判庭、調解室等重要場所,了解了法庭的基本職能和工作流程。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環境資源日是哪天嗎?”
“私自到山上捕獵野生動物可以嗎?”
在一聲聲提問中,學生們開始了一節由大隆法庭精心準備的法治教育講座,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講解了與青少年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包括但不限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毒法、環境資源相關的法律等。
“同學們,你看我手中的這個‘糖果’是不是很眼熟呢?這個就是新型包裝成糖果的毒品……”
禁毒辦的工作人員也通過展示毒品模型和播放禁毒教育視頻,向學生們普及了毒品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這次到大隆法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來研學,讓學生包括我們老師都對法律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治觀念,我們認為這樣的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和責任感、保護和愛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大隆法庭能繼續與教育部門合作,定期開展類似的法治教育活動,共同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大隆中學陳鳳老師在活動結束后與盧新燕庭長交流時這樣說道。
2023年以來,大隆法庭心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進校宣傳10次,邀請500多名學生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參觀學習,主動為青少年撐起一把“法治保護傘”。
03
法護自然:普法守護綠色家園
作為生態司法保護“預防”新鏈條里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法宣教可以更好地凝聚社會共識,推動“預防”理念深入人心。
大隆鎮境內有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是粵西、桂東地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近年來,岑溪市人民法院大隆人民法庭圍繞粵、桂兩省六市法、檢兩家簽署的云開山脈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協作新機制,努力將司法服務嵌入轄區綜合治理體系,延伸至鄉村振興第一線,寫好綠色生態新篇章。
8月23日下午,盧新燕聯合環境資源審判團隊走訪大隆鎮大峽村的茶花苗圃特色產業基地。
這里正是茶花飄香季,也是普法進行時。
在茶苗種植基地的田埂上,趁著茶農休息的間隙,法院干警通過面對面聊法律、心貼心話家常的方式,向茶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非法狩獵、濫伐森林等涉環保的典型案例,向他們發放專門制作的普法宣傳手冊,提高他們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自覺參與到云開山脈生態環境保護中來,守護綠水青山。
“法院過來普法,我才知道我們這里的穿山甲、金毛狗蕨是珍貴動植物,受法律保護,在以后的我會號召身邊人自覺抵制非法捕獵等破壞生態的行為,一起守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辈杌缙蕴厣a業基地的一位茶農說。
“大隆法庭充分發揮貼近群眾的優勢,主動融入基層治理格局,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贝舐℃偞髰{村村干部韋雅說。
“大隆法庭將持續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多措并舉夯實基層治理陣地,健全聯調聯處機制,持續壯大普法宣講隊,當好法治的踐行者、傳播者,以‘小法庭’彰顯法院‘大作為’?!北R新燕如是說。
一件件典型案例,一個個司法建議,既是大隆法庭守護綠水青山決心的真實體現,也是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生態環境事關民生福祉,綠水青山需要司法護航。2023年以來,大隆法庭結合植樹節、世界環境日、國家生態日等活動,進行主題宣傳活動、發布典型案例,倡議當地人民群眾保護云開山脈生態環境,開展普法宣傳30多次,發放普法小冊子共6000多份,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守護綠水青山。
文字:歐陽豪∣陸敏瑞
編輯:劉泳敏
校對:吳雨凡
審核:梁東波∣覃顯蕓
-關注岑溪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