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如果有收獲,可關注本號
在冷凍食品領域,不斷有一批又一批的品牌橫空出世,在經歷過時間的滌蕩后又默默退出。
而慷達小金魚餛飩卻在如今市場普遍萎縮的背景下,憑借著卓越的表現,年銷量達到20億只,用實力成功站穩“小金魚餛飩品類第一”的寶座。
它出圈的秘訣是什么?
01
切入細分賽道,發力小金魚餛飩
如今在速凍食品圈,提起小金魚餛飩人們很自然會將它與“慷達食品”聯系在一起。
而如今的慷達食品也用實力站穩了“速凍小金魚餛飩連續2年中國銷量第一”的位置。
每個如今閃閃發光的人,背后都曾有過漫長的蟄伏。
在切入餛飩賽道之前,慷達食品在速凍領域也進行過多年的摸索,究竟哪個細分領域更有機會勝出,成為他們突圍的關鍵。
在與慷達食品董事長竇發亮的溝通過程中,他認為縱觀當下的速凍食品市場,速凍水餃由三全、思念、灣仔碼頭“三座大山”牢牢把持,速凍包子品類又太過于寬泛,品牌想要出頭無異于登天,這個時候普適性強且國民基礎龐大的小品類餛飩,開始進入慷達的視野。
△慷達食品董事長竇發亮
歷史上,餛飩的出現要比餃子更早一些,全國都有吃餛飩的習慣,只是各個地方口味、包制手法各異,餛飩的叫法也不盡相同。
廣東管餛飩叫云吞,口感偏韌有勁道,默認配上竹升面才算夠正宗。
川渝叫抄手,特別之處不僅在于紅油,更在介于餛飩與水餃之間抄手皮的厚度;閩南則稱之扁食,餡料必須是經過除筋捶打的肉糜。
上海人則最愛薺菜肉餡的大餛飩,蒸炸煎煮樣樣都行;蘇州的泡泡餛飩做法最獨特,包餛飩時會在餡芯內留出空間,高溫煮制后會變成一個個圓鼓鼓的泡泡……
盡管各城市的餛飩的口味、叫法不同,但在消費者心智當中都有屬于這個品類的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餛飩品類屬于小吃,要比水餃有更豐富的延展和變化。早中晚、夜宵都可以吃,素的、葷的、大的、小的、油炸的、干拌的、帶湯汁的口味更加豐富。
可以說,餛飩普適性更強,天生就有做大的品類基因。
然而雖然餛飩與水餃同屬于傳統美食,且都有上千年的消費習慣,為何速凍餛飩鮮有商業黑馬跑出?
這一發現,也讓苦苦探索的慷達食品找到了發力點。
竇發亮認為,任何一個細分市場,只要集中火力、做深做透,通過差異化打造出自己的特色,都可以成為大生意。
況且在擁擠的速凍水餃領域,與其在低迷的市場里陷入“自殺式”內卷,不如另辟蹊徑,選對細分賽道,也能實現可觀的增長。
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為重要。
02
拿下品類第一,慷達站穩餛飩賽道
有了確定的方向,企業的發展就像一艘有著明確航線的船只,即使面臨風浪和暗礁,也能夠沉著應對,穩健前行。
慷達的研發團隊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又敏銳地發現,伴隨著“一人食”的風靡和“單身經濟”的崛起。
“小而美”正在成為食品新的發展趨勢,消費者對“小”份量的食品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通過不斷調整產品規格來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偏好。
從Mini汽車到Mini飲品,再到Mini杯奶茶,可以說“萬物皆可Mini”的浪潮已經席卷而來。
在敏銳捕捉消費風向的轉變之后,慷達在研發初期就避開傳統的大餛飩,而是從“小”入手,從源頭上契合了當下年輕人對于食物的精致追求,既能品嘗美食又沒有“腹”擔,實在是一舉兩得。
不僅如此,在調研過程中他們進一步發現:消費者在享用餛飩作為美食的同時,也對鮮美的餛飩湯情有獨鐘。
為了讓多種食材在融合搭配中達到一個“湯鮮味美”的美妙平衡點,研發團隊在多番努力之后選定了吉安烏雞為湯底原料,經過24小時文火熬湯,到消費者手中經過簡單的烹飪,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就上桌了,鮮香繚繞,入口難忘。
同時在“湯鮮”的基礎之上,為了使小金魚餛飩達到最佳的口感,在餛飩面皮上慷達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他們特意選用了豫北冬麥的強筋面粉,其蛋白質含量高,面皮成品顏色白而透亮,口感更有嚼勁更勁道,同時能保證面皮成品顏色白而透亮,久煮不破,爽滑Q彈。
秉持著對產品味道的極致追求,慷達小金魚餛飩在“湯鮮味美”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對餡料做了升級——只選用當日冷鮮肉搭配秘料調料拌餡,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的口感。
小金魚餛飩不僅用料講究,而且餛飩的外皮因為輕薄爽滑可以漂浮在湯中,再加上湯料的點綴,宛如一條條小金魚漂浮在湯中,顏值和味道雙重拉滿,尤其深受餐飲店和家庭消費者歡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最大化提高小金魚餛飩的產能,慷發食品還通過不斷調試生產線來提升生產效率。
經過十多次的更新,如今的慷達食品已經擁有了53條餛飩生產線,最大化降低了成本。
過硬的產品品質,多樣化的食用場景,對消費市場最前沿的深刻把握,讓慷達餛飩一個單品年銷售額就超2億元,成為餛飩行業的領軍品牌,小金魚餛飩的第一品牌。
國際權威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向慷達頒發“速凍小金魚餛飩連續2年中國銷量第一”的市場地位確認證書,標志著慷達在速凍小金魚餛飩和速凍老面包子領域的市場地位得到權威認可,成為名副其實的行業標桿。
03
聚焦餛飩,持續在“一米寬”的賽道深挖
市場競爭是瞬息萬變的,回首慷達食品走過的每一步,其實都有章可依:從深刻洞察消費趨勢,到精準切入餛飩賽道,再到占據品類第一,每一步都是品牌成長的關鍵。
從2016年開始生產小金魚餛飩,到2018年正式加碼小金魚餛飩,在“十年磨一劍”的默默堅守和深度研發過程中,從原料的篩選、測試、口味的搭配,到產品最終的呈現效果,慷達食品一直在不斷優化。
通過產品的一次次升級,不斷添磚加瓦,指向品牌更高階的追求與更廣闊的未來。
盡管時至今日,速凍餛飩仍然算不上一個多大的賽道,但慷達食品卻“深挖一萬米”,利用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優勢與強大的研發技術能力,成為行業里的隱形冠軍,因專而強。
如今速凍食品領域加速內卷、消費環境愈發復雜,然而對市場的各種變量抽絲剝繭后,不難發現:卷渠道、卷運營、卷資源都具有不確定性,唯一能鎖定的,只有產品。
當大部分企業選擇向上游卷成本、以價換量的時候,慷達卻逆潮而動,扎根產品,在如今流量沖擊的時代里,傳遞產品價值的初心。
對于慷達來說,如今品類第一位置的牢牢占據,并不意味著探索的止步。董事長竇發亮認為最重要的是找準品牌定位,把細分品類做到極致,垂類滲透,才能讓產品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后期我們還會持續在小金魚餛飩上大做文章,如低卡輕食餛飩、高蛋白低脂肪的餡料改進等等,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與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所在。”董事長竇發亮表示。
后記:
隨著新品牌、新品類的瘋狂涌入,市場競爭變得愈發殘酷。無數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老品牌、老品類,在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在無形的硝煙中被迫出局。
當傳統與新銳交替,經典與流行碰撞,品牌究竟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功出圈,成為品類之王?
慷達的發展經歷成為了一個典型案例,前期通過精準的消費者心智洞察,抓住小餛飩的風口,積極進行品類創新,進而站穩“小金魚餛飩全國銷量第一”的位置,率先進入競爭空白的領域,在激烈的速凍食品領域脫穎而出,自然能享受到巨大的品牌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