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畫派網消息:甲辰國慶節期間畫家成銘軒赴莒西南浮來山沿線的珍珠山寫生,意趣盎然,抬望眼,藍雀山鷹入長空,便有詩情上云霄,自古歌秋多豪邁,人面紅葉相成趣。成銘軒是青年畫家,是京津畫派鑒定鑒賞中心青年專家組員、山水畫部主任。這些榮譽標志著她的藝術成就和理論功底。此刻天朗氣清,于不知不覺間,已是秋意漸重,人們于落葉紛飛時,卻看到銀杏葉、棗樹葉、海棠葉、月季花葉從碧綠染成黃綠、有的雖然干枯卻也傲然迎風,風骨猶存。珍珠山山之黃葉,漸次干枯的草花,樹樹秋色處處老成、成熟。山風溪溪,秋意深濃,成銘軒不由得畫意詩情涌上心頭,思索道:無數落葉渲染了秋色秋意;一季花木記敘了春華秋實。一幅幅大自然之韻味十足的畫卷了然于胸。這些畫,有山水田園風光,有花鳥魚蟲趣味。也有山河錦繡,讓人蕩氣回腸。
成銘軒曾經山水花鳥動京城,有詩為證:七彩祥云看書畫,一股清流放光華。黃海岸邊成銘軒,山水花鳥承宋元。一時成銘軒被傳為當今唐伯虎。
國慶節,一個愉快的季節,一個令人心動的季節。深秋是色彩斑斕最具獲得感的季節。這個時候大自然濃墨重彩,展現了奮斗者豐收前的努力,在畫家的視野里也彰顯了青春的勃勃生機后的獲得感、成就感。從而具有別的時期不曾有的詩情畫意以及人生體驗。
珍珠山下有一個小山村,叫大硯疃,成銘軒一行人逶迤來到大硯疃,但見山村九月無閑人,才了玉米又播種小麥。幾樹海棠紅果閃,數叢秋菊墻角艷。不覺贊嘆道,人間最美是深秋,落葉飄逸勝春花!
在大硯疃村,古道熱腸的村婦們將成銘軒引至劉家街西頭劉純華文學館。
這是一幅古味十足的村居圖,祖輩就繁衍生息于此。清代,劉家祖祖輩輩出秀才,劉純華常常以此自解自嘲。秀才而已也哉!生活需要詩和遠方,這便是秀才所為。這里就是劉純華所眷戀的詩和遠方。這里常常是劉純華得以休閑的隱秘又清幽的世外桃源,治愈繁快節奏生活中的煩憂。
這里儲存著許多的鴻儒大家題詞寫匾,這些珍藏充滿了人們對文明和文化的推崇與鼓勵。也是現代文明對古老山村的照耀、偏愛,他們如一道道閃電劃破寂靜之黑夜。讓寂靜的山村有了些許現代文明氣息。
雨過小山村,古槐悠似新。白露竹滴翠,雀鳥喜迎客。荷塘接皎潔月,枝頭飛鳥過。成銘軒在這里看到了一幅幅熟悉的畫卷,也看到了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大家貴胄。他們都是京津畫派的人。
日斜時分,遠眺西山魏然,七彩晚霞滿天,有詩頌揚成銘軒此行者,唱詩曰:
秋至西山盡處紅,
白云悠韻伴東風。
海棠已知畫家意,
一樹紅果搖惠風。
成銘軒作品欣賞
成銘軒作品欣賞
成銘軒作品欣賞
成銘軒作品欣賞
成銘軒作品欣賞
成銘軒作品欣賞
成銘軒作品欣賞
編輯 韓家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