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季Prime大促,真是的靜悄悄啊,圈子里一點動靜都沒有。
昨天我發了個朋友圈,提醒大家下午三點秋季Primeday就要開始了,結果有好幾個人回復說,“如果沒看到你這條朋友圈,我都忘了primeday這回事了”。
很多賣家不光是忘記primeday這回事,而且是壓根就沒報名參加。
有個賣家對我說:去年的秋促她參加了,結果是一塌糊涂,今年就不想再參加了”。
那些已經報名參加秋季prime活動的賣家呢?
到現在為止也是一片“靜悄悄”。
我在某社區看到一個關于primeday戰績的分享帖子,放在去年,這個帖子下面會出現幾百條的跟帖,有分享訂單數截圖的,有調侃自己的,還有罵亞馬遜的。
但是剛才我點進這個帖子看了一下,卻只有區區三十幾條回復,看來秋季prime大促對賣家來說,確實是越來越雞肋了。
我們自己的產品戰績到現在為止,跟去年秋促差不多,銷量增長在3.5倍左右。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這個可是大促的價格,利潤率是會比平時低很多的,如果最后算一算賺的凈利潤,可能也比平時多不了多少。
而且你看現在的關鍵詞搜索界面,幾乎滿屏的活動小標識,每個產品都掛上了醒目的促銷標志,當大家都掛上這玩意的時候,同級別的listing,最后比的就是誰的價格更低了,內卷就是這么來的。
今天還有一個賣家在知識星球提問我一個問題,她說自己是新賣家,第一次參加亞馬遜的促銷活動,為啥現在大促都開始了,自己的產品銷量卻沒有顯著的提升?
我在前幾年就說過這個問題,亞馬遜所有的大促,并不是所有產品的大促,如果你的產品在平時就表現的半死不活的,或者平時的排名就很靠后,那大促就不是你的大促,你也只是來做陪襯的。
道理很簡單,大促期間的亞馬遜算法邏輯其實并沒有什么改變,排名靠后的產品,依然很難被顧客發現(曝光)并被顧客看上(點擊),所以不要以為大促來了之后,大家的訂單都會提升,并不是這樣的。
亞馬遜的大促,永遠只是排名前列的產品的大促。
中部的產品,能喝點湯。
尾部的產品,只能看看熱鬧。
這個邏輯,其實也很像目前的股市。
前幾天,有個賣家對我說:“不想做亞馬遜了,想把全部的資金歸攏一下,都投到股市里去,打算梭哈一把”。
其實像他這樣的人并不少,這個國慶節期間,我就聽說至少三五個我認識的朋友,打算這么去干。
對好朋友的這種賭博的心態,我是會進行勸阻的,但是無奈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最后勸不住了,也就不勸了。
我勸他們的話語,跟別人咨詢我做亞馬遜時我說的差不多。
如果你也想進來,先想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最后你能不能為這個事情的結果負責?
如果最后是賺了,或者大賺了,那當然是更好,皆大歡喜。
那如果最后是虧了,甚至大虧、特虧、本金全輸,你能不能承擔的起這個結果?
承擔的起,你就玩。
承擔不起,再大的誘惑也不要進。
你只知道“富貴險中求”這一句,那你知道它后面還有另外三句嗎?
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
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
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財富,有這幻想暴富的時間,不如先去提升一下自己的認知水平。
這個遠比整日幻想偶然暴富,要踏實和靠譜的多。
全文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