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岸青的家中擺放著三張照片:一張是毛岸青夫妻與父親毛主席的合照,一張是毛岸青與哥哥毛岸英在蘇聯的合照,還有一張是毛岸青很小的時候與媽媽楊開慧的合照。
毛岸青常常會獨自一人坐在桌前,望著這三張照片發呆,據毛岸青的妻子邵華回憶,毛岸青晚年最為想念的就是媽媽楊開慧。
毛岸青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1927年父親毛主席為革命離開了家,慶幸的是那時4歲的毛岸青還有媽媽楊開慧的守護與陪伴,年幼的毛岸青一天天在媽媽楊開慧的懷抱里長大,漸漸地,楊開慧開始教毛岸青識字、讀書,開始給毛岸青講述做人的道理,雖然那時毛岸青十分年幼,聽不太懂,但毛岸青對母親楊開慧的感情確實無比深厚的。
但毛岸青終究沒能在母親楊開慧的陪伴下長大,1930年,楊開慧英勇就義,在面對敵人的離間時,楊開慧始終只有一句:“死不足惜,惟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當得知母親楊開慧被敵人殺害后,毛岸青十分難過,但卻也只能把悲痛深埋心間,此后,毛岸青便與哥哥毛岸英相依為命,可不幸之事再一次落到了可憐的毛岸青身上,當毛岸青得知叔叔犧牲后,他便在電線桿上寫下:“打倒帝國主義”。
當毛岸青寫下這幾個字不久后,便遭到了巡捕的暴打,因此,毛岸青的腦部受到了重創,這一創傷更是伴隨了他的一生。
多年后,提起毛岸青,毛主席曾輕嘆一口氣,無比痛心地說道:“我很同情岸青,他從小就和岸英流落在上海街頭,受盡了苦難,幾次被警察毒打,對他的刺激很大,還留下了后遺癥。”
慶幸的是,在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前去蘇聯后,受到了賀子珍的照顧,這也使得毛岸青在賀子珍身上體會到了久違的母愛,在回國后不久,毛岸青又來到了父親毛主席身邊,也切身體會到了父愛。
在來到爸爸毛主席身邊后,毛岸青也開始了工作,他到中宣部從事翻譯工作。
隨著年齡的增長,毛岸青一直都沒有談戀愛,這讓毛主席十分著急,為此,毛主席不止一次的點撥毛岸青,直到1960年,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毛岸青與邵華在大連完成了終身大事。
1962年,毛岸青帶著妻子回到北京看望爸爸毛主席,在閑談過程中,毛主席提出讓毛岸青請假。
對此,毛岸青很是疑惑,毛主席笑著說道:“你也該帶著新媳婦回湖南老家認認門,看看外婆和舅媽,順便也到你媽媽墳上掃掃墓。”
聞言,毛岸青連連點頭。
很快,毛岸青便在爸爸毛主席的安排下與妻子邵華踏上了回鄉之路。
回到老家后,毛岸青先是去看望了外婆和舅媽,隨后便前往板倉悼念媽媽楊開慧。
在來到媽媽楊開慧的墓前后,毛岸青的眼淚止不住的落了下來,邵華見狀便代替丈夫把鮮花放在了媽媽楊開慧墓前,以此悼念媽媽楊開慧。
就在這時,毛岸青突然雙手扶地,蹲在地上,想要跪下給媽媽行磕頭禮,注意到此事的邵華直接攔住了丈夫毛岸青,毛岸青十分不解,但還是照做了,在邵華把毛岸青扶起后,邵華便把手臂垂下,毛岸青頓時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就這樣,他們夫妻二人一同對媽媽楊開慧的墳墓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個鞠躬禮。
在祭奠完媽媽楊開慧后,毛岸青又帶著妻子前往韶山轉了轉,代父親毛主席慰問了鄉親們后,便返回北京了。
回到北京后,毛岸青也沒有休息,而是先去向父親毛主席匯報自己此次回湖南老家的情況,當毛主席得知毛岸青回到老家的一切后,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