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設備深度評測, 關注不錯過 !
1937 年拜亞先生 (Eugen Beyer) 發明“動圈耳機”之后,耳機的形態一直沒有太大改變:佩戴更舒適、振膜更輕更硬、磁鐵更強、阻抗更低更好推、成本更低但品質不降 (多虧中國工廠)。
專業領域對此 TWS 無線趨勢并不感冒,音樂人無法接受 20ms 以上延遲和每天充電的繁瑣。
音樂人更關注“監聽”的本質 :
能不能更“準確”一些
這是老牌監聽耳機廠商 (森海、拜亞、AKG) 一直忽視的,所以市場才會出現專門的【校準軟件】廠商,這種需求如此迫切,以至于市面上已經有 5 家專業耳機校準軟件廠商,非專業的就更多了。
但自從監聽音箱廠商入場后
這種情況終于有了改變
上個月我們才看到,現在又有第二家廠商入場,當然他們不可能知道真力的計劃,根據官方視頻所說——
這是歷經 5 年研發的 :ADAM H200 耳機
adam-audio.com/headphones/h200
先看看官方視頻: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ADAM 首款耳機 SP-5
我相信 ADAM 當時有計劃推出“SP-3”或者“SP-7”,但 SP-5 已經停產了,可能是因為它的代工方..
Ultrasone 好像出了問題
國內叫“極致”耳機 (小編十幾年前買過它們的耳機 PRO2900),但今年開始 Ultrasone 的臉書停止了更新,官網 Ultrasone.com 已經自動跳轉到一個純德語網站,大概率公司已經被賣掉了。
講回新款 H200
這次的外觀更簡潔 (有點像我們),而且耳墊和頭墊更厚,應該比 SP-5 的佩戴感更好。
依然是封閉式設計
40mm 單元、32Ω阻抗
振膜材料是 PEEK (Polyether Ether Ketone 聚醚醚酮),可取代金屬做成輕型軸承或齒輪。
頻率響應 2Hz ~ 23kHz 頻響誤差范圍: -3dB
我好像是第一次在耳機參數上見到誤差范圍,通常耳機廠商都不會公布,嚴謹來說,沒有誤差范圍的在音箱廠商那里叫“頻率范圍”,不能叫“頻率響應”。
最大聲壓級參數 112.5dB 也標注了測試情況:@1kHz + 0.04% THD,這好像也是我第一次在耳機上看到,很多音箱廠商都做不到,所以內行人士都認為 SPL 參數是音箱行業最大的迷。
靈敏度 97.5dB/mW,屬于「手機直推」級別的耳機,這也是主流方向。
到此 H200 只是“主流耳機”
真正讓它獨特的是軟件 :
ADAM Headphone Utility
我們看到了Sonnox的品牌加持,這是讓音樂人放心的老牌插件,2022 年被 ADAM 的母公司——Focusrite 集團收購了,所以是一家人。
可調的設置有很多
例如Earpad Material(耳墊材料),通常皮革耳墊比較密封,導致低頻偏多;而絨面耳墊容易漏音,低頻偏少。我更喜歡屬實的絨面耳墊,但官方說要另購的..
Pure/UNR 是音色設置
可以理解為“原廠EQ”,我們在 時見過,Pure 是“準確檔位”,UNR 是“好聽檔位”。
但有個設置我沒見過 Externalization/外部化
根據官方頁面,這應該就是 SPL 家的「Crossfeed」左右串音,大家可以看看我們上個月剛發的 ,里面有詳細解釋,目的是——
讓耳機聽感更像音箱
你可能也發現了 H200 的不足:
沒有詳細 EQ 調節界面?軟件只有插件版本 ?
(是的不能作為獨立程序運行)
絨面耳墊還要另購 ?
但如果看到價格,就沒問題了..
H200 報價只有 $149 比 SP-5 便宜 $300 美金
要求高的就上真力 8550A、或者 K872 加一套 SoundID 來校準.. H200 的意義在于,
它是年輕人的第一幅 “軟/硬一體”監聽耳機
好了,有機會評測的話再跟大伙兒細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