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初朝鮮戰爭爆發,為了支援朝鮮抗擊美國軍隊的侵略,我軍立即組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志愿軍、朝鮮人民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打敗了美軍部隊,迫使對方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而當時我軍共有六位元帥可以出征,為何最后只有彭老總一人前往呢?
要想很好的統帥幾十萬大軍,同時可以靈巧的指揮我軍部隊,傳揚我國的軍威,前往朝鮮擔任總指揮的一定是一個大帥。而當時我軍的元帥一共有六名,徐向前、劉伯承、陳賡、粟裕、林老總和彭老總,他們的指揮能力絕對可以勝任這任務,但除了彭老總其他五人都有自己的原因。
徐向前將軍最擅長打硬戰和攻堅戰,但就在陜北的時候,因為馬匹出現意外。將軍被馬踢折了脛骨,從而引發了高燒,此后身體一直比比較虛弱。1944年的肋膜炎再次讓他傷上加傷。1948年7月,徐向前帶兵打到太原,但因為肋膜炎沒有完全治愈,胸部疼痛又開始發作,因此經常躺在擔架上指揮戰斗。直到新中國成立他的身體尚未康復,不得不去青島休養。因此無法前往朝鮮。
58歲的劉帥在一生的戎馬生涯中先后負傷9處,可謂是滿身傷痕。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將軍打了10年的戰爭,如今年事已高,因此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回到家鄉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時常發作的獨眼,也讓將軍吃盡了苦頭。
47歲的陳賡將軍可謂是身強體壯,帶領部隊一直在進行軍事作戰。1950年初,胡志明向偉人請求援助,強烈要求陳賡到越南指導對法作戰,得到了偉人的認同。在7月7日,陳賡親自前往越南讓人興奮的是,在他的指揮訓練下,越南軍隊的戰斗力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很快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為我軍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截。
43歲的粟裕經歷過六次戰傷,為此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1930年更是被敵人的迫擊炮彈彈片擊中頭顱,經常性的頭疼嚴重影響指揮,因此同樣無法前往朝鮮。43歲的林老總在抗戰時,被子彈洞穿了右肺葉,中樞神經被擦傷因此同樣不方便前往。
因此最后只剩下了彭老總,由于他勇猛的作戰風格,深受中央的認可,因此最后偉人決定派彭老總帶兵出征。而彭老總同樣不負聲望,很快就帶來了朝鮮戰爭勝利的消息,也因此彭老總的聲望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