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承載著千年的智慧與經驗。它不僅是治病救人的醫術,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師承教育,作為中醫傳承的重要方式,一直以來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師徒間的言傳身教,中醫的精髓得以永續相傳,生生不息。
10月7日上午華碩堂中醫館拜師儀式在濰坊富華大酒店隆重舉行,莊重而意義深遠的拜師儀式,不僅彰顯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為培養新一代中醫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拜師儀式上劉東峰、陳曉芳、孫大朋向中醫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杭州胡慶余堂國藥號有限公司制藥顧問丁光明老師“敬茶、獻花、行拜師禮”,表達了他們對師父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并鄭重承諾將謹遵師教、刻苦鉆研醫術、秉承醫者仁心,傳承中醫文化。老師向三位弟子贈《戒欺》正式接受了三位弟子作為學術繼承人。曹峰祥向葛氏針灸”非遺傳承人譚允熙教授“敬茶、獻花、行拜師禮”。儀式上濰坊衛生健康委員會原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濰坊中醫藥促進會會長吳海源、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山東國瓷陶藝書畫院院長、魯班首席工匠王一君分別講話。
丁光明,杭州胡慶余堂中醫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傳承人,杭州胡慶余堂國藥號有限公司制藥顧問。1966年進入杭州胡慶余堂工作,從學徒做起,拜師學藝,因刻苦學習,受到細料師父王利川,大料師父張永浩,大顆丸、微丸師父沈光襻的垂青,經過十年的刻苦學習,全部掌握了他們的業務專長,在工作中不斷改革創新,被杭州市總工會評為“丁光明針晶粉碎先進操作法"。1992年與壽優芳合撰《辟瘟丹工藝改革初探》被收入《全國首屆中成藥學術論文集》,1992年成為中藥行業第一屆技師,1997年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向其頒發“老藥工榮譽證書",2012年至今其手工泛丸技藝被國際媒體、中央電視臺、各大衛視及網站多次報道。
劉東峰,男,濰坊華仁中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元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華碩堂中醫館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濰坊華碩堂中醫館創始人、濰坊市中醫藥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濰坊藥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濰坊安徽商會副會長、濰坊市道德模范、奎文區人大代表、奎文區勞動模范、1983年出生于藥都安徽亳州市的中藥世家,2019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由王國辰、王昌恩等教授主持拜師儀式,與張玉蘋、張寶華、張振宇等人拜張奇文老教授為師。
華碩堂中醫館拜師儀式不僅是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更是對新一代中醫人才的期望和寄托。通過師承教育,濰坊地區的中醫藥事業將不斷得到發展和壯大,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通過此次拜師,在未來的日子里,丁光明老師與他的弟子們攜手并進,在中醫藥的廣闊天地里,書寫更多輝煌的篇章。愿中醫藥傳統技藝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發揚光大,這些年輕的中醫傳承者們在師父的悉心教導下,早日成為德藝雙馨的好大夫,為濰坊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