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關鍵詞:婚姻腦-
什么是“婚姻腦”?它不是說要把婚姻作為人生唯一的目標,而是說我們應該對婚姻有更本質、更全面的認知,養成一種把婚姻當作長期項目來運營的理性心態。理性和感性并存,“婚姻腦”和“戀愛腦”一起發力,才能經營好一段婚姻。
近幾年,網絡上對“戀愛腦”的評價多是負面的。曾經 有一個女孩分享跟伴侶吵架的帖子,評論里的高贊回復是:這都能忍,求求你不要“戀愛腦”了。
大家會這么說也不難理解,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吃夠了 愛情的苦,好不容易想明白,看到還在愛情里掙扎的人,難免救人心切。
主動選擇單身的人大概率已經想明白,自己現階段不想 要親密關系,但對于期待體驗愛情或者已婚的人來說,指責他們“戀愛腦”并不能提供有效幫助,反而會讓人陷入自我懷疑,變得更加迷茫。
我認為,如果你想擁有一段良性的親密關系,擺脫“戀 愛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長點“婚姻腦”。
什么是“婚姻腦”?它不是說要把婚姻作為人生唯一的 目標,而是說我們應該對婚姻有更本質、更全面的認知,養成一種把婚姻當作長期項目來運營的理性心態。理性和感性并存,“婚姻腦”和“戀愛腦”一起發力,才能經營好一段婚姻。
養成“婚姻腦”的第一步:
看清愛情的真相
自人類誕生,開始群居生活之后,經歷過多種“家庭模 式”。但不管是哪種“家庭模式”,締結婚姻、組建家庭最基礎的功能都是為了繁衍后代和保護財產。進入現代社會,婚姻依然是一種有諸多社會共識的生活機制,雖然各國的法律有所不同,但與婚姻有關的法律條款都對財產和后代養育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婚姻是一種更客觀的存在。
相較而言,“愛情”這個概念則出現較晚,并且更為主 觀,每個人對它都有不同的 感受和定義。有人篤信真愛無敵,可戰勝一切,有人認為愛情只是生活的調味料。那么,到底什么是愛情呢?
英國著名學者理查德·道金斯曾寫過一部作品 《自私的 基因》,豆瓣上有一條評 論是這么說的:新人結婚的時候,不應該將手搭著 《圣經》 說無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都至死相伴,而是把手放在 《進化心理學》 和 《自私的基因》 這兩本書上宣誓 :我將違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遠愛你。
這是我看過最浪漫也最有沖擊力的結婚誓言,因為它站 在生物學和進化論的角度一語道破人性:對愛情忠誠不是人類的本能,白頭偕老更多靠的是道德的約束和個人的努力。
“忠貞不渝”的愛情濾鏡碎掉之后,“婚姻腦”的基礎就 打好了一半。接下來,我們就從心理學角度重塑你對愛情的認知。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曾提出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組 成愛情的三個基礎要素分別是激情、親密、承諾。激情與性欲相關,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指關系中的溫暖體驗;承諾則是對關系的擔保。把這三個要素放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整個模型能搭建出七種愛情模式。
喜歡式愛情:只有親密,兩個人在一起感覺舒服,但缺 乏激情,也不會去承諾,更像是一種友誼。
迷戀式愛情:只有激情體驗,認為對方很有吸引力,但 對對方了解不多,也沒想過未來,如初戀般青澀。
空洞式愛情:只有承諾,兩個人有點像搭伙過日子,感 情看似豐滿,其實缺乏足夠的精神支撐。
浪漫式愛情:只有親密與激情,只在乎過程,不在乎 結果。
伴侶式愛情:失去激情,但親密還在。
愚蠢式愛情:只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關系。
完美愛情:一種理想狀態,更接近純粹的真愛。
在斯滕伯格眼中,只有“完美愛情”才是愛情。其實大 部分人的愛情,往往始于浪漫式愛情或喜歡式愛情,最終逐漸走向伴侶式愛情。
這套愛情三角理論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幫助迷失在親密 關系中的癡情人,快速找到答案,并且明白哪一種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愛。
當你把“愛情”請下神壇,不再問“他/她到底愛不愛 我”,你就無限接近了愛情的真相,“婚姻腦”的基礎也終于夯實。
養成“婚姻腦”的第二步:
明確婚姻的好處和風險
接下來,我們來系統了解一下婚姻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 好處和風險。
從領結婚證的那一刻開始,你的人生“戰場”上從此就 多了一個合法“戰友”,可以帶來一定好處。
首先,好的婚姻能更好地提高分工合作的效益,通過合 理規劃雙方的生活和工作,實現“1+1>2”的“雙贏”。同時,如果對方背叛了你們之間的感情,道德和法律都將站在你這邊;當婚姻出現矛盾,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大概率也會幫忙出謀劃策,想辦法維護這段關系的穩定。
其次,兩個人通力合作往往要比單打獨斗帶來的效果 好,擁有一段好的婚姻也能更好地抵御人生風險,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情感上的。
最后,婚姻也是所有關系里最能讓你認識自我的途徑。
婚姻關系往往能讓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秘密顯現,如果想要深度了解自己,就不要錯過關系里的任何細節。
正如一個硬幣有兩面,在享受婚姻帶來的好處的同時, 你可能也得放棄一部分自我權利,犧牲掉一部分自由,接受情感可能走向破裂的風險。好的婚姻一定是一項性價比極高的投資,如果你發現自己獲得的好處遠遠小于風險時,就要重新考慮這段婚姻對自己的意義。
當“婚姻腦”足夠強大,
“戀愛腦”也能派上用場
辨明本質、分清利弊之后,接下來就是制定適合你的婚 姻經營計劃,并確保順利執行。
在工作中,有一個被頻繁使用的管理方法,叫目標與關 鍵成果法。這個方法的 適應范圍很廣,大到長久的婚姻目標,小到生活中的具體事務,它都可以幫你理出頭緒。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伴侶都會吵架,但我發現很多人 經常圍繞一件事情吵來吵去卻總是吵不明白。如果引入目標與關鍵成果法,對吵架進行管理,設定目標,就能跳出“亂吵”的困境,解決吵架背后的問題。
比如,你可以把目標設置為:接下來三個月,把一半的 爭吵變為有效爭吵,降低爭吵對雙方的情感傷害。
這樣,你就至少可以設定三個關鍵成果:
(1) 對爭吵進行復盤,總結哪些是有效爭吵。
(2) 學習溝通技巧,并運用到實際中,比如總結什么樣的技巧能把“亂吵”變成良性溝通。
(3) 分析每次吵架時自己感受到的情緒從何而來,避免停留在表面爭吵上。
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思路不一樣,你不用原樣照搬這個思 路,重要的是要先有解決問題的意識,然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婚姻中遇到問題不要逃避,逃避只是把問題累積到了將 來 。找到合適的方法去 處理問題,你才能 “ 關關難過關關過”。
當然,婚姻不是工作,家畢竟是一個講感情的地方,充 滿理性色彩的“婚姻腦”有時候會顯得缺乏溫度。這時,你可以偶爾調動一下“戀愛腦”,做一些看起來沒有太多實際作用,但能增進夫妻之間親密感的事情,比如出門散步、周末一起外出露營、聊天談心、送小禮物等。在某種程度上,“戀愛腦”其實也難能可貴,因為 它代表你擁有愛的能力,內心柔軟、感性,情感飽滿。
用“婚姻腦”管事,用“戀愛腦”容情,理性與感性相結合,才能經營好你的婚姻。
本文節選自|《婚姻新思維:構建強大關系》
作者|姚柳著
About us
主編:鹿|本期編輯:流星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