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移動美食家’認證
自助餐界王者!
只要16元,30多個菜敞開吃:燒白、回鍋肉、辣子雞、宮保雞丁、酸菜魚……你熟悉的川菜現炒現賣。別管老板賺不賺,這就是重慶人眼中的自助餐界王者——的士快餐!
重慶的士快餐,“巴適”得很! 動圖來源/b站肉肉大搜索
在重慶,這種餐館還有個AKA別名叫“板凳快餐”,重慶黃色法拉利車主、“山城移動美食家”——拓兒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大多選擇在這里大快朵頤,當然,附近居民也會把這里當食堂,不用洗碗那種。
在身體最需要能量的時候,16元(有的店已經扛不住壓力暴漲1元,來到17元)能讓你狼吞虎咽,直至紅光滿面。但你以為這就夠了?不不不,這16元在一些店內甚至還包含了無限量的麻辣火鍋,鴨腸鴨血火腿腸隨便燙,堪稱中國最便宜的麻辣火鍋,人手一個碗嘎嘎向胃猛沖!
攝影/游力克
“的士力薦”是一種強力附魔,讓你碗里的菜“冒尖尖”。
在重慶氣溫猛降十幾度的今天,這座山城依舊讓人心尖尖上都發燙,就像是的士快餐店里一鍋沸騰的火鍋,紅油在嘴里跳,海椒在舌尖跑,讓你直跳腳卻又香得你舍不得放下筷子。司機、棒棒、剛放學的學生、寫字樓的打工人,不分貴賤不看外表,在這里一起吃頓飯,天南海北就都是兄弟伙!
攝影/游力克
不論年齡與出生,的士快餐平等滿足每一個重慶人的胃。
無限吃的“江湖菜博物館”有多豐富?
在這里,16元的物價是個謎……
在重慶,“下飯”是山城人民對一道菜的評判底線,于是重油重麻重辣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酸辣鴨血、油燜茄子、麻婆豆腐、清炒萵筍、尖椒雞、魔芋燒鴨、泡椒雞爪、熗炒臘肉……大部分川渝家常菜,都是碳水與脂肪的共同狂歡,能讓人“一口氣爬3000級臺階不費勁”。而重慶的士快餐店內,你能想到的川渝家常菜這里都能吃到,可謂是民間的“川菜博物館”。
攝影/游力克
的士快餐不同的川味,共同構建起麻辣鮮香的宇宙。
高桌子,矮板凳,在那些出租車聚集的地方,我們往往能看到一碗碗舀到冒尖的飯碗被端上桌。但是碗再滿,重慶“的哥”們也必須要夾幾塊肥而不膩的燒白:它通常選用帶皮的三線肉,再將煮至五分熟的肉塊放入熱油中炸至肉皮起皺,再鋪上炒香的老鹽菜或者芽菜,慢火蒸至肉質酥爛,入口即化。
燒白一上桌,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這對干力氣活的師傅們來說簡直是補充體力的“能量炸彈”,也足以讓重慶的哥連添兩碗白米飯,直呼過癮。
攝影/游力克
燒白是的士快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飯菜。
作為重慶最接地氣的自助店,這里硬菜是一陣一陣出的,也是一盆一盆出的:每到準點,一圈食客就放下桌上的碗筷,舉著個勺兒在菜案前蹲守,像酸菜魚這種爆品一般不到幾分鐘就會被搶空——新鮮魚片,片得飛薄,一煮即卷,入口即化,泡椒和干海椒的辣,不是那種干辣,而是辣中帶鮮,鮮中帶香,滑過舌尖的感覺,就像長江上吹來的風,溫柔又帶勁。
動圖來源/b站肉肉大搜索
酸菜魚辣中帶鮮,瞬間搶光可不是胡說。
當然,要是在這里搞個選舉“川菜之王”的調研,回鍋肉大概率以壓倒性的優勢當選。這道菜永遠是重慶人喉嚨里一只小爪子,“咸鮮醇香”才是它的精髓,油亮、噴香、燈盞窩翻起,逗得人口水直流,再蓋上兩碗白米飯,簡直就是“死魚的尾巴——不擺了”。
在重慶的士快餐,來的人有肉立馬開整,無肉聊天等老板炒好,一點不假打(玩虛的)。
到了季節更替的時候,店里還會端出各種爽口的涼菜。涼拌折耳根帶著獨特的香氣,配上爽脆的豆芽,清新解膩;涼拌土豆絲切得細如發絲,藕片更是酸辣可口;還有那滑溜溜的涼粉涼面,一筷子下去,酸辣甜咸齊活!
涼菜,重慶人的夏天之“神”。 攝影/游力克
而這些涼菜的精髓,全在那一勺調料上。那些經驗老道的后廚老板們,對調味的技藝早已練就得爐火純青,辣椒油的香辣、花椒油的麻香、醋的酸爽、糖的鮮甜,每一種味道都被平衡得恰到好處。
吃飽喝足,最后來一碗酥肉湯。酥肉湯里最先被扒光的很可能不是酥肉,而是豌豆顛兒。酥肉味厚多油,豌豆顛兒清新爽脆,這是屬于重慶人的浪漫。
每一個吃三碗飯的食客,都是有故事的人。 攝影/游力克
全國最便宜也是最熱鬧的麻辣火鍋
每桌都堪稱“言子”舞臺
在重慶的士快餐,你能見到最“本地化”的吃飯場面:食客們一手端著堆得冒尖尖的花式快餐,另一邊同時在火鍋里涮得火熱。是的,這16元還包含了鴨腸鴨血火腿腸不限量任意吃的“自助火鍋”!
動圖來源/b站饞貓探店
16元無限吃的火鍋,放眼全國也少見。
“全天候”鍋底,8-10種涮菜隨便邊吃邊加,這也是重慶的士快餐堪稱自助餐王者的最大原因之一,也是它與外地“盒飯店”最大的區別。
“燙中間、涮鍋邊,毛肚只要燙哈哈兒”,就算你是一個外地小姑娘,桌上大哥都會和你自來熟,熱心教你燙火鍋,“來,加湯!下肉!”只要同重慶人在一個鍋里涮過肉,甭管你是I是J,都會自動變E人。
吃了的士快餐,仿佛讓人重回百年前的重慶江湖,重拾麻辣火鍋最初誕生的初衷——那些在江邊“下力”的棒棒軍和船工,為了驅寒祛濕,把些個便宜的牛下水、菜葉子,往那辣椒花椒湯里一扔,燙一燙,撈出來就吃,聊天打趣中暖和又頂飽。
辣椒與花椒,是重慶人火辣的開始。 攝影/文林
這法子簡單粗暴,而味道是實打實的“要得”。其中最精髓的吃法,講究的是一個“燙”字。
不管是鴨腸還是鴨血,都不宜久煮,這樣才能保持食材的鮮嫩口感。在重慶人眼里,燙火鍋得遵循先下肉后吃素的順序,先倒上兩碗切成厚片的鴨血入鍋,毛肚、鴨腸七上八下,微微卷曲時迅速撈出,蘸上加蒜泥的油碟,入口是無比的鮮嫩和爽脆,帶著一股子麻辣“軒”香。
攝影/李藝爽
燙麻辣火鍋講究爽脆,
再簡陋的快餐店也會遵循精準到秒的原則。
要知道,重慶人嘴巴是很“刁”(挑剔)的,尤其是從小吃著火鍋長大又鐘情于老火鍋味道的老饕們。而的士快餐中的火鍋,不僅味道沒有毛病,氛圍也是直接頂滿,讓人吃了還想再去。
司機大哥們手里的筷子一邊翻飛,一邊聊著今天哪里交通管制了,哪條路又被封了;旁邊的棒棒軍,肩上還搭著那條標志性的索索(繩子),一邊大口嚼著鴨腸,一邊用言子兒(俚語)插科打諢;角落里的工人大叔,剛從工地過來,還穿著滿是水泥點的工作服,正忙著把一塊酥爛的鴨血往嘴里送。
在重慶,誰一起燙火鍋,誰就是兄弟伙。 攝影/游力克
他們可以從國際大勢談到自家小事,空了一個座位下一個就接上,重慶言子不停,火鍋的沸騰就不會停。一餐飯、一鍋湯,一句爽快的“要得”,有滋有味、有情有義,如《重慶魂》里所唱:“搶地盤,夾毛居,再大的場合都不得虛”,在這個桌上,天大的事也不過是今朝有肉今朝燙。
要吃巴適的重慶的士快餐
只需要一輛“法拉利”
重慶的士快餐,融合了重慶重慶這座城市直率的性格,不僅上菜超多超快,規矩也簡單直接:付錢,拿筷,就可以開始自助行動了。老板會一邊遞給你筷子一邊說:“這筷子8塊一支,隨便吃,但剩菜剩飯加收5元,個人(自己)看著辦哈!”
但一般在這里,卻少有剩菜。因為每個的士快餐店自己的招牌菜,都是這些“城市美食家”們的心頭好,有的是紅燒肉,有的是燒白,甚至有的可能只是一道簡單清炒的藤藤菜(空心菜)。既然沖著這道菜來的,就沒有一個有剩下的理由!
攝影/游力克
重慶的士快餐能開下去的都不簡單
就算是一盆水煮蘿卜,都有成為食客心頭好的可能。
重慶司機帶火了無數如水煮魚這樣的美食,這些“美食哥倫布”對每一家的士快餐啥好吃都了如指掌。如果你去到重慶在街頭徘徊,不知該吃什么時,不妨招手一輛“黃色法拉利”問一聲:“師傅,你們平時吃快餐都去哪點?”司機師傅準會帶你一溜煙地穿梭在山城的大街小巷,直到那家香氣撲鼻的小店出現在眼前。
圖/視覺中國
重慶的“黃色法拉利”,不僅是速度與激情的代言
更是有著能找到每一個美食角落的特殊能力。
從沙坪壩的楊公橋到南岸的六公里,再到渝中的石油路,江北的五里店,渝北的龍頭寺……每一處加氣站旁,總有那么一排快餐店。
門店的裝修風格很接地氣,店里的裝飾樸素而溫馨,門口常常擺著一排排塑料凳子,供食客們當餐桌,這是重慶獨有的“板凳文化”,仿佛在說:“來,坐下,慢慢吃。”很多快餐店的老板其實都曾經是出租車司機,他們對這座城市的美味早已心中有數。大火一開,顛鍋的手青筋暴起,油爆嗆炒樣樣精通,這些老板們將的士快餐店變成了重慶美食的另一個傳說。
攝影/游力克
重慶的士快餐深藏在大街小巷之中
尋找它的密碼就是大喊一聲“拓兒車”。
“回正,回正,再往里走點!”老板有時還得客串一下“停車場管理員”,幫忙指揮司機們在狹窄的馬路邊泊車,那些黃色的出租車,一輛輛整齊地排列著,成了重慶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偶爾,也真的有人開著真的法拉利來吃快餐,但旁邊的食客也不會故意多瞧他一眼,法拉利食客也悄悄咪咪坐下開吃,不會擺出有錢人的架子,因為重慶人都信奉一個觀念:美食面前,眾生平等。
攝影/游力克
重慶人不信神,因為自己就很神
但重慶的美食傳說,從來不會欺騙任何一個胃。
文 | 阿川
文字編輯 | 何如卿
圖片編輯 | 何如卿
封圖、頭圖 | 游力克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