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口秀,到綜藝節目、影視劇,演員成為近幾年來李雪琴不斷嘗試和突破的領域。一開始,演戲帶給李雪琴新鮮感,等到拍得多了,才發現哪些是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哪些是還需要學習的。“其實每個戲都有不自信的時刻,但也可能會有一兩個瞬間覺得自己演得還不錯。有時候,無論從導演的反饋,還是我自己的感受上,都會覺得很舒服。
作者 | 崔斯也
編輯 | 尤蕾
北大、幽默、真實……李雪琴身上的標簽一直很多,這個從“宇宙的盡頭”鐵嶺走出的女孩,近些年來始終活躍在大眾的視線內。
在國慶檔上映的電影《爆款好人》里,李雪琴飾演了一位名叫“李小琴”的單身媽媽,帶著兒子大山在北京生活。母子倆租住在地下室,李小琴賣香皂、做直播賺錢,培養兒子學鋼琴,性格風風火火,身上看不到一點苦情。
從脫口秀到參加綜藝、電影,即將30歲的李雪琴,正在嘗試越來越多的身份和角色。喜劇依然是她喜歡的,但她也說,從未給自己規劃過什么方向。對待生活,她是隨性的,也是聰明的。和過去那個“什么都想嘗試一下”的自己相比,如今她更希望自己舒適,也讓身邊的人感到舒適。
不悲情的單身媽媽
決定參演一位單身媽媽后,李雪琴打算跟自己的媽媽“賈女士”取取經。
她打電話給賈女士,想找找做媽媽的感覺。李雪琴問她:“我小時候,你都因為什么打我來著?當時你是怎么想的?”“我小時候,你希望我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現在問她,她就說希望我成為健康、快樂的人。實際上,當時肯定是希望我做考100分的人唄。”李雪琴說。
在很多場合,李雪琴都提到自己和媽媽的深切情感,她稱呼媽媽為“賈女士”,形容賈女士是一個“小姑娘”——愛美、天真、開得起玩笑,辦事風風火火的,身上有種典型的東北女人氣質。
(圖/微博@我是李雪琴啊)
“她是很樂觀、堅強,跟我相處非常平等的一個媽媽。”在過去的采訪中,李雪琴說賈女士的教育就是“你隨便玩”,隨便上網,隨便出去玩,從來不干涉。而這種放任對于李雪琴來說,反而會催生出努力學習的想法,“不好意思不學習”。
早些年離婚后,賈女士也曾一個人帶著李雪琴生活,經歷過一段低谷。極度悲傷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后,她的性格反而變得更樂天。
“我媽是幽默的,但是她不是那種語言幽默,她的幽默在于她很愛成為一群人中被調侃的對象,從來不生氣,總是樂呵呵的,大家都愛開她玩笑。我覺得一個人能這樣,是很需要幽默感的。”
(圖/微博@我是李雪琴啊)
李雪琴感覺,自己和賈女士的性格挺不一樣的:“我媽是那種,比如以前我們兩個人過的時候,她要給我買一個什么東西,我覺得這太貴了,她就會說‘沒事兒,咱們今朝有酒今朝醉’,挺嚇人的這么一個狀態。我反而是那種未雨綢繆的人。我性格可能更像我爸,比較執拗、倔強,心思重。”
“我媽特別愛美,在追求美貌的路上一刻都沒有停息。有時候她會給我發一張圖片,說你看這衣服好看嗎,我說好看,她說太貴了,我說買唄,她說不買了,我說買唄,她說那行。然后我就給她打錢唄。”李雪琴笑著說。
今年,李雪琴回老家的次數變得多了一些,因為她感覺賈女士開始變得感性,“老想我,以前不怎么想,前段時間又來北京找我待了兩天”。
李雪琴感覺,電影里的單身媽媽李小琴,是一個突破了刻板印象的角色:“不悲情,我覺得這個是最好的,她反而會給人那種力量感。演戲的過程中,我想的就是我媽的那種狀態。我小的時候,她應該也是那樣一個人。”
成為演員以后
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除了調動和母親相處的記憶,李雪琴也觀察了自己的姐姐,看她怎么管自己的兒子。“我姐跟這個角色是最像的,就是非常直腸子,非黑即白,大嗓門兒,脾氣說來就來,說散就散。”
拍攝的過程中,最費勁的一場戲是“打孩子”。李雪琴舍不得下手,扮演兒子大山的小演員立立福橋倒是很配合,一直讓她“使點勁兒”。打人工具來回試了好幾遍,最后選了一個最“安全”也有喜感的“星球大戰光劍”。拍攝所在的那間屋子很小,兩個人要在屋里跑著追趕,最后還要把裝肥皂的架子撞倒。那場戲拍了很多遍,架子一遍遍搭起來,再重新撞倒。
(圖/《爆款好人》)
除此之外,拍《爆款好人》的過程里更多的是輕松和規律,“在北京拍感覺老好了,因為大家都住在北京,有一種每天上班的感覺。”李雪琴說,“導演也會讓你很有安全感,他很清楚想要什么,你可以自由發揮,因為他會幫你調整,幫你掌握好那個度。”
第一次和葛優演對手戲,李雪琴起初有點緊張,但相處后就慢慢放松下來了。“葛大爺非常友善,他從來不說你,也不會讓你感到害怕。有一天在組里,他上來就跟我說,我這微信字體咋這么小,雪琴你快給我調一下子。我其實也不咋會,但我尋思,一定得在大爺面前好好表現啊,這事兒我一定得給大爺辦成了。我就強裝鎮定,最后調成功了。”
(圖/《爆款好人》)
從脫口秀,到綜藝節目、影視劇,演員成為近幾年來李雪琴不斷嘗試和突破的領域。
一開始,演戲帶給李雪琴新鮮感,等到拍得多了,才發現哪些是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哪些是還需要學習的。“其實每個戲都有不自信的時刻,但也可能會有一兩個瞬間覺得自己演得還不錯。有時候,無論從導演的反饋,還是我自己的感受上,都會覺得很舒服。”
她也坦言,你必須得真的熱愛這個角色,你能理解它,才有可能詮釋好它。現在我會選擇一些我真的喜歡的。看到劇本的時候,我會有一個自己的第一反應,有些角色你一看就會知道,如果我是她,我會怎么演。”
在電影《爆款好人》末尾的一場戲中,張北京決定用自黑的方式幫李小琴賣香皂。李雪琴面對直播畫面,從震驚,到茫然,最后感動流淚的一段長鏡頭,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評價這是這部電影“最好的瞬間之一”。
讓別人舒服
在《爆款好人》里,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是一個誤入網紅世界的普通人,短視頻帶來的巨大流量,讓他一夜爆紅,也一夜塌房,而最后他又利用網絡世界的邏輯,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幫助李小琴的愿望。
如果對照到現實里,從互聯網走紅的李雪琴,也有著被大眾持續觀看與評價的過程,對此她似乎習以為常,也始終保持警惕:“我的感受是,不要沉溺于某種狀態里,因為變化永遠比你想象中來的快。沉溺就容易做不好準備,做不好準備就容易被擊垮。”
“以前我覺得自己非常害怕變化,變化一來,我就被擊垮;現在就好很多,已經能夠坦然地去迎接一些變化。”她說。但對于擺在自己面前的眾多機會,她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以前總感覺每一個機會我都要抓住,但我現在逐漸可以分辨,什么是你的機會,什么是路過你的機會。如果我不喜歡這個事情,我不再會強行去做了。”
(圖/《爆款好人》)
最近幾年,很多人會說,自己喜歡李雪琴的原因是她的“情商”。在各檔綜藝節目里,李雪琴的發言總能被做成一張張截圖,獲得大量的轉發。
如某節目里,她說:“我其實是個非常情緒化的人。之前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你要跟有能量的人做朋友,當時我看到就特別絕望,因為如果大家都跟有能量的人做朋友,那誰會愿意跟我這樣的人做朋友呢?”
這段話很快登上了熱搜。每次她說出類似的多少帶點“情緒化”的發言,總能很好地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圖/《荒野會談》)
但李雪琴說,自己現在并不敢保證一直能切中網友們的情緒了:“大家的情緒在變化,可能我今天說的話他們覺得很有道理,兩年后就不那么覺得了。我只能說,表達我此刻的情緒,在這一刻它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那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情緒。再過幾年它就不是了,人家可能說你這什么玩意啊?”
在李雪琴的表達里,幽默是她的一部分,情緒化也是她的一部分。而和自己舒服相比,她似乎還是更愿意讓別人舒服。聊天時,你能感受到李雪琴始終在照顧他人的情緒,也尊重每個人的想法。
“可能有時候我表達欲特別旺盛,但我還是覺得,我不完全是一個靠著說‘漂亮話’在工作的人。當然那是我的一部分,大家能喜歡,我也覺得很榮幸。現在我可能更愿意給別人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比如我做《毛雪汪》的時候,我承擔的功能變了以后,我更多地希望能讓別人很好地輸出。”她說。
校對:遇見;運營:嘻嘻;排版:夏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