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寫作背景/原詩/注釋及大意
寫作背景
由于新黨再度執政,紹圣元年(1094年)六月,年已58歲的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州)安置,且“不得簽書公事”。翻譯成現代語言:蘇軾由正部級貶為副處級,且不得處理政事。
本詩作于紹圣三年(1096年)惠州貶所。蘇軾在詩中詳細敘述自己移植茶樹的過程:他在松林中發現一株細弱的古茶樹,地上荒草橫生,上面松林遮天蔽日,為使這棵茶樹活下去,他在春雨之后,將其移栽到貶所白鶴嶺上。
仔細品讀本詩,這棵茶樹腳下遍布著“茨棘”,頭頂覆蓋著“蒙翳”,又被“天公所遺棄”,紫筍不長(“不得簽書公事”),孤根獨壽,這不正是蘇軾當下政治、生活環境的寫照嗎?他借移栽茶樹,表達了在逆境和艱苦的環境中,忘卻苦痛,奮發求生,希望可以像這棵茶樹一樣做到“晚遂茂”。蘇軾面對命運的浮沉和生活的困頓,總是以這樣豁達的胸襟不斷進行自我調節,以達到心理上平和、視野上開闊的境界。
《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北宋,局部)
原 詩
《種茶》
蘇軾(宋)
松間旅生茶,已與松俱瘦。1
茨棘尚未容,蒙翳爭交構。2
天公所遺棄,百歲仍稚幼。3
紫筍雖不長,孤根乃獨壽。4
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后。5
彌旬得連陰,似許晚遂茂。6
能忘流轉苦,戢戢出鳥咮。7
未任供舂磨,且可資摘嗅。8
千團輸太官,百餅衒私斗。9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10
蘇軾種茶 劉旦宅(來自網絡)
注釋及大意
1、松間旅生茶,已與松俱瘦。
旅生:野生,不種而生。瘦:細瘦,羸弱。
本句大意:我在松林之中,發現一株野生茶樹;其雜于林間,與松樹一樣身姿細瘦。
2、茨棘尚未容,蒙翳爭交構。
茨棘:茨為蒺藜,棘為荊棘。此處泛指雜草。尚未:未曾,還沒有。容:盛載,容納。蒙翳爭交構:蒙翳指遮蔽、覆蓋。交構亦作“交媾”,指陰陽交合。本句指松林遮天蔽日,言茶樹得不到陽光雨露。
本句大意:下有雜草叢生,掠占大地養分;上有松林遮天蔽日,難得陽光雨露。
3、天公所遺棄,百歲仍稚幼。
天公:上天。百歲:指茶樹樹齡已達百年。稚幼:此處指瘦弱。
本句大意:這棵茶樹似乎已被上天所遺忘;雖然已有百年之齡,仍顯羸弱不堪。
鳳來朝(白牡丹)榮獲“國際美味獎”最高評級
4、紫筍雖不長,孤根乃獨壽。
紫筍:此處代指茶樹。孤根乃獨壽:此句大意是松林之中只此一棵茶樹,但它仍艱難而頑強地活著。
本句大意:它已經衰弱得無法出產茶葉,只是艱難而頑強地茍活著。
5、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后。
白鶴嶺:位于惠州,蘇軾貶謫居所。
本句大意:為了這棵茶樹的生存計,在一場春雨過后,趁土質濕軟,將其移栽至白鶴嶺上。
6、彌旬得連陰,似許晚遂茂。
彌旬:滿十天。十天為一旬。似許:如許,如此。遂茂:茂盛,旺盛。
本句大意:恰好,移栽之后天氣連續陰沉了十數日;看樣子茶樹不僅會存活下來,以后還會長出茂盛的芽葉。
7、能忘流轉苦,戢戢出鳥咮。
戢戢:密集、聚集。鳥咮:鳥嘴。此處指像鳥嘴一樣的嬌嫩茶芽。
本句大意:目睹這棵茶樹不斷生長出鳥嘴一樣的嬌嫩茶芽;一時忘卻了人生顛沛流離諸般之苦。
鳳來朝 茶湯實拍
8、未任供舂磨,且可資摘嗅。
未任:此處指經不起。舂磨:此處指制茶工藝中的搗、磨工序。且可:暫且。資:供。嗅:聞。
本句大意:只是單株茶樹上的產量太過稀少,無法經搗磨焙壓等工序做成緊壓茶;只能先摘下來聞聞原葉之香。
9、千團輸太官,百餅衒私斗。
千團:數以千計的龍鳳團茶。產自福建北苑皇家茶園,專供朝廷享用。太官:太官署令掌供祠宴朝會膳食。此處代指朝廷。百餅:數以百計的餅茶。衒:炫耀。私斗:此處指北宋流行的民間斗茶活動。
本句大意:既然無法做成數以千計的龍鳳團茶,供奉朝廷;也做不出奇絕百餅,在民間斗茶爭勝。
10、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何如:不如。囿:四周圍起來的園地、空間。此處指蘇軾種茶的場所。
本句大意:不如就以散茶的方式留給自己小啜吧,畢竟獨家出品,滋味自是獨一無二。
2020年鳳來朝(白牡丹)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秋日平安,生活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