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2》這部電影,讓局長明白了“信仰”兩字,并非只是字面意思,而是用生命磨煉出的一種意志。鐵原阻擊戰的戰場猶如一個修羅場,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完人,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反應,反而敢于犧牲、敢于沖鋒,才是難能可貴的品質。
記得189師有一名戰士,他當時已經爬上敵人的坦克,并占據有利位置,只要拉開炸彈的引線,那么就能摧毀敵人的坦克,可是在關鍵時刻,他的內心猶豫了,陷入了掙扎,因為他想到了等自己回家的親人,所以,他不想死,也沒法面對內心的恐懼,最終錯過最佳時機,造成我軍損失慘重。
這個細節,給局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局長將自己代入了那種場景,希望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但是光憑思想實驗,根本找不到答案。因為自己一直都置身事外,根本沒法自己欺騙自己,所以,在某一刻對這個人也有了一絲共情。后來這件事情,成為了他一生的心魔,他一直難以擺脫內心的負罪感,所以,一直想找機會,補救回上次犯下的錯誤,最后,他在爭奪水壩之戰中,果斷選擇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敵人猛烈的掃射,終究是完成了內心的救贖。
要知道,個人的命運,在戰場不過是一粒塵埃,那些不惜一切代價,阻擋敵人的戰士,他們的犧牲不過是史書上的一個數字中的之一,很難有人再記得起來,他們個人英勇的事跡。他們作為最前線的戰士,為了減少隊友的戰損,總會奮不顧身地撲上去,與敵人共歸于盡,或者用血肉之軀擋住敵人的槍口。
當時戰局是一種混沌狀態,志愿軍根本不會知道最后的結果,而非我們如今的上帝視角,那時的他們或許懷疑過,或許經歷過黑暗,但是他們最后還是選擇了相信,認定了中國軍隊一定會贏下這場戰役,所以,他們便在那種混沌的黑暗中,產生了信仰,而信仰并非是一個思想鋼印,只要人每天默念幾遍,就可以強化思想,并誕生不可磨滅的意志。
信仰一定是從“懷疑”中淬煉出來的,人并非生來就不畏懼死亡,也并非一開始就會選擇相信,而是先有了信仰,才選擇了相信,最后才看見了勝利的結果。而非因為一開始看見了確定性,才選擇相信。我想,那些在戰場的先輩,他們并非生來就是鋼鐵戰士,而是經歷了太多的戰爭,逐步從黑暗中堅定得信念,最憑借著這股信仰之力,讓自己一步步站在了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高度。
從《志愿軍2》這部電影中,局長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一件事情如果還沒發生,一定不要以一種“假設”的思想實驗,將自己陷入一種困難的處境里,并進行艱難的抉擇。其實人要放任命運的野蠻生長,當命運之神將你推向那勇敢的時刻,希望你能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面對敵人的鋼鐵洪流,那些志愿軍也是凡人之軀,可是他們被命運推向了勇敢的時刻,他們大多數選擇了戴上炸藥包,將自己捆死在敵人的坦克上,并以生命的代價,摧毀敵人的有生力量。也有人選擇了膽怯,并未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勇敢,所以,他在那一刻遲疑了、猶豫了。他們都沒有錯,畢竟人終究要先成為自己,才能成為圣人。
當年我們與聯合軍的差距極大,根本沒有多少空軍力量,以及重型武器,而我們之所以能贏得那場戰爭,并非是因為我們的戰術用得出神入化,而是我們的戰士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那種精神是每個戰士的信仰之力,因為他們堅信這場戰爭的勝利屬于我們,所以,他們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怕有些人本能的怕死,最后也因為信仰,讓他們得到了救贖。
總之,在那個前途不明,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戰士們選擇了相信,絕對是一種偉大的存在。而我們必須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要將自己置入那種局勢不明的情景中,才會明白,這種信仰是多么得不平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