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不出生在大清王朝的末年,他肯定是一代名臣,一生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惜,他生逢亂世,大清國運已盡。大清王朝滅亡后,他過著隱世的生活,生活十分清貧。當時,各大勢力用很優(yōu)厚條件請他出山,但一一遭到這位王爺?shù)木芙^。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占領東三省,建立“偽滿洲國”,讓溥儀做傀儡皇帝,那時,日本人也想籠絡他,但他拒絕了,他說他寧可餓死,也不會當漢奸,不會為日本人做事。新中國成立以后,他成為了國家政協(xié)委員,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他就是大清王朝的王爺愛新覺羅·載濤,他是溥儀的“七叔”。
愛新覺羅·載濤
早期經(jīng)歷
載濤生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他在光緒十六年(1890年)被封為二等鎮(zhèn)國將軍,不久晉升輔國公。二十八年(1902年),襲貝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加郡王銜,與鐵良等任總司稽察。清廷新設禁衛(wèi)軍后,任專司訓練禁衛(wèi)軍大臣。
穿禁衛(wèi)軍制服的載濤
宣統(tǒng)元年(1909年)6月,載濤奉命管理軍咨處事務。二年(1910年)2月,赴日、美、英、法、德、意、奧、俄八國考察陸軍;5月,派任赴英國專使大臣。宣統(tǒng)三年(1911年)5月,任軍咨大臣并掌管禁衛(wèi)軍,后任蒙古鑲黃旗都統(tǒng)。
清朝陸軍大臣載濤訪問法國
載濤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王爺,因為出身皇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曾在法國索米騎兵學校專修騎兵作戰(zhàn)科目,所以載濤對馬非常鐘愛。
過“隱世”生活,三次拒絕出山做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于南京宣布立國,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tǒng)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滅亡。
清朝滅亡后,愛新覺羅·載濤基本上“隱世”了,載濤就隱居在北京小湯山大柳村先人的墓地,不想出來做官問世。他過著清貧的生活。曾經(jīng)為了生計把他的貝勒府賣給了當時的輔仁大學,也曾經(jīng)擺過地攤。大清王朝滅亡后,各大勢力都請他去做官,但載濤都拒絕了。
- 拒絕軍閥張作霖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張作霖進入北京后,他派人邀請載濤,說要與他賽馬。載濤答應了張作霖的請求。在賽馬時,張作霖以為自己的馬術高超,于是讓載濤先跑幾步,結果張作霖沒有超過載濤,他可能不知道載濤也是一位賽馬高手吧。賽后,張作霖再次邀請載濤參加晚宴。之后,有人對載濤說今日賽馬贏了張大帥一事,他們認為載濤不應該贏,他去參加張作霖的晚宴可能兇多吉少。人們勸載濤不要赴宴,但是載濤依然堅持前往。
宴會十分的熱鬧,里面鼓樂喧天,宴會上的人們玩得很開心。在吃飽喝足以后,張大帥向載濤說明目的,他希望載濤出山,載濤提出什么條件他都可以答應,但是載濤很委婉地謝絕了,他說自己才疏學淺,又沒有出山的意思。就這樣,張作霖只能就此作罷了。
- 永不做漢奸,嚴拒日本人
日本人侵占中國后,他們扶持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便于日本在東北三省的統(tǒng)治。作為愛新覺羅家族中有威望的載濤,當然成了日本人的拉攏對象。
之前,溥儀與日本人做的那些事讓載濤氣憤不已,他憎恨日本人,溥儀成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后,他們叔侄二人便反目了。
1935年春,傀儡皇帝溥儀從長春到遵化馬蘭谷(東陵)掃墓,日本特務動員載濤去迎接溥儀,并一起去北陵掃墓。到載濤不理睬日本人,不但載濤沒有去,而且還讓在北京的族人不許去。載濤還義正言辭地對日本人說:“我是民國人,決不留念過去的清朝,也不歡迎溥儀回來掃墓。”
溥儀為了恢復往日的地位,甘愿充當了日軍的幫兇,成為歷史的罪人。載濤守住了他做人的底線,寧可餓死,也決不當漢奸,不會給日本人做事。
- 國民黨邀請也不為所動
1936年,國民黨華北軍政要員宋哲元為了邀請載濤出山,他挑選了幾匹上等的好馬送給載濤,這位宋哲元很了解載濤的喜好。但是載濤還是沒答應,以自己沒有養(yǎng)馬棚為由謝絕了宋哲元。最后把馬退回給了他。
載濤拒絕了與惡人同流合污,也就選擇了艱難困頓的生活。他與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一起熬過漫長而又短暫的黑暗歲月,心中始終堅信勝利的曙光終將到來。
清白做人,迎來新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誠心邀請下,載濤終于“出山”了。
1950年春,載濤的摯友李濟深來訪,二人深談良久,載濤從李濟深口中得知,周總理很關心他的情況,鼓勵他要為新中國作出貢獻,這令他激動不已。
在好友李濟深的推薦下,載濤參加了全國政協(xié)一屆二次會議。不久后,他提出的《改良軍馬以利軍用》的議案,經(jīng)毛主席、朱總司令批準,并交炮兵司令部落實。后來載濤被毛澤東主席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成為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也相當于副部級的待遇了。載濤也為中國軍馬事業(yè)做出極大的貢獻。
毛主席接見載濤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當時朝鮮山路崎嶇,不適合卡車行駛,于是中央決定向朝鮮輸送25000匹軍馬,作為馬政局領導,載濤、鄭新潮率領工作組火速奔赴東北、內蒙古等地選購征集軍馬,最終順利完成任務,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做出了貢獻。
撫順會親
新中國成立后,溥儀成了戰(zhàn)犯。他在監(jiān)獄里進行改造。
溥儀、載濤、溥杰(從左到右)
有一次,周恩來把載濤介紹給毛主席。毛主席親切地同他握手,并說:"你與溥儀還有來往嗎?"載濤有些緊張,連忙答道:"他是戰(zhàn)犯,我怎能與他來往呢?"毛主席笑著說:"我們消滅的是整個剝削階級,而不是哪個人。”他對載濤說讓載濤家族要關心溥儀、幫助他,共同使他改造成新人。
不久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派人專程來到載濤的住所,對他說:"毛主席給了你一個任務,去看看你侄子吧。"
當兩人相見時,闊別多年的叔侄二人淚流滿面,。兩人在聊了很久,載濤向他詳細介紹了皇室家族在黨和人民政府關懷下的進步,講了黨對少數(shù)民族的政策,以及國家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臨別時,載濤一再叮囑溥儀:"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改造,爭取早日成為新人。"溥儀則連連點頭稱"是"。
后來,溥儀得到特赦后,周總理安排了溥儀和他的家人見了面。這一場景也讓載濤感動不已。
載濤家族合影
載濤一家人皆是積極為新中國做貢獻,可謂是滿門忠誠。他們中有工人、干部、醫(yī)生、護士、教師、汽車司機,還有為祖國立下功勛的志愿軍英雄戰(zhàn)士。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洪流中,過上了安定、美滿的生活。
結語
1970年9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載濤的一生堪稱傳奇,他經(jīng)歷了自家王朝的滅亡,也曾拋開“榮華富貴”,隱世不出,過著清貧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后,他也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