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陜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陳賡任旅長,陳再道任副旅長,李聚奎任參謀長,王新亭任政治部主任。9月30日,第386旅在第129師師部率領下,由陜西省富平縣出發,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陳賡帶領386旅踏上華北抗日征程后,就開啟了對日軍的虐狗模式。熟悉陳賡帶領的386旅的人都知道,日軍曾經因為在戰場上被虐得太狠,甚至在坦克上寫下了“專攻三八六旅”的標語。那陳賡率領的386旅到底有多強悍?能讓日軍恨成這個樣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其實光看386旅的旅長陳賡就知道,這支部隊有多彪悍,陳賡曾經被毛主席和周總理稱為“趙子龍”渾身是膽,渾身是膽的陳賡就跟《亮劍》里的李云龍一樣,敢打硬仗。不過陳賡可比李云龍強,陳賡是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黃埔軍校里出來的人,也就只有前幾期的學生都是人才,陳賡也是優秀的那一批人才。
陳賡1937年10月18日帶兵挺進太行山進行戰斗后,先后取得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等戰斗的勝利,1938年二到三月份為了牽制日軍向黃河防線的進攻,又在正太鐵路和邯鄲至長治公路沿線展開了交通破襲戰和伏擊戰,先后取得了神頭嶺和響堂鋪等戰斗的勝利,之后又大大小小的戰斗打了個遍,在這近一年時間的戰斗里,第386旅就像一把利劍數次插入日軍的心臟,讓日軍膽寒。
在長生口伏擊戰中,陳賡兩次伏擊都選擇了同一個地方,但都取得不小的收獲,第一次由王近山部布下伏擊圈,半個小時擊斃日軍50多人,第二次在同一地點伏擊,也是半個小時,擊斃日軍少佐以下130余人,炸毀汽車5輛,繳獲迫擊炮2門、九二式重機槍2挺、步槍50余支以及大批武器彈藥。看386旅俘獲的裝備,要是李云龍看到了眼睛都要亮了,可在日軍眼里就是恥辱。
在神頭嶺伏擊戰中,我軍決定采取攻其所必救,殲滅其救者的戰法,以一個營強襲黎城,吸引潞城之敵越神頭而增援,主力部隊在神頭嶺公路兩側埋伏,憑借神頭嶺嶺窄、兩側地形復雜之有利條件,一舉殲滅援敵。這一正確的戰法最終大獲全勝,八路軍第129師以傷亡240余人的代價,殲滅日軍1500余人,繳獲長短槍550余支和騾馬600余匹,以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給侵入晉東南的日軍以沉重打擊。
還有那響堂鋪伏擊戰,386旅第771團和772團參與戰斗,經過2個小時的激戰,殲滅日軍400余人,燒(擊)毀汽車181輛,繳獲長短槍130余支、迫擊炮4門及大批軍用物資。更重要的是我軍還在日軍出動的12架飛機的大肆轟炸下安全轉移。
386旅這樣的戰斗力怎能不讓小鬼大動肝火,為了徹底消滅386旅這個勁敵,小鬼子都不要面子了,1939年2月11日調集70輛汽車2000多人的部隊,沿途搜尋八路軍第386旅機關和部隊,同時還配了5架飛機,出動坦克拖著重炮搜尋,裝甲車上也明晃晃地打著“專打386旅”的標語。只可惜陳賡打仗滑溜,任憑日軍從邱縣追到尖冢,再追到冠縣,都沒能追上386旅,如此追擊了整整7天,連半根頭發都沒看到,每次都比陳賡先一步轉移,陳賡就這樣在日軍的圍追堵截下,率領386旅士兵徒步跟日軍的汽車賽跑。在追擊無果后,日軍只好無功而返,陳賡的386旅保存完好。
如此驍勇善戰的陳賡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有生之年還創辦了哈軍工這樣一所多軍種綜合性的軍事工程學院,為國家培養更多現代化的軍事人才。只可惜上天也喜歡優秀的人,陳賡大將于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終年58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