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
文/焦愛鴿
好友丁香經常說“山不見我,我來見山”,今天是國慶節第五天,下午兩點和好友趙亮相約一塊兒去見大峪溝黃牛寨附近山上的“小掛壁”。我們從東區出發,沿310國道到鐘陵一路上坡,經過長壽山、新山,來到黃牛寨附近的達西溝村。
窄窄的路邊停滿了車輛,沿著長長的陡坡一直走到谷底,慢慢地拾階而上。山間彌漫著淡淡的桂花的香氣,三三兩兩的人緩緩而過。一切都是這么自然,這么美好,天藍,云淡,風輕;花香,鳥鳴,幽靜,山不見我,我自來見山。層巒疊嶂,連綿不絕,或高聳,或凹陷,或獨立,或相擁,間以五顏六色的花草和飛鳥昆蟲雜披,卻是百般搭配,百樣相宜。好巧不巧,我和趙亮不約而同地都穿的一個色系的衣服,他佛系,我森系。我們互相打趣自嘲,"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別人都是來裝點河山的,我自是要和青山融為一體的''。
趙亮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曌亮香包的創立者,青年才俊,有思想,有創意;懂香料,會設計;會制香,會刺繡。每年根據不同生肖設計多種款式的香包,香枕,腰枕,制作牡丹香,設計河洛香,每一次見面他都會說他最近設計的新款和新的創意及工作室新的動向。還說有一次為了趕制一批新款香包,他和店員干活到凌晨三點多,店內有一瓶白酒,困時,每人就喝一口刺激一下,提提神……今天他背了一個大的竹簍,告訴我哪個是黃荊這種香料,按照他說的去找,不一會兒我們就采了一大簍。同時我也教了好多游客,告訴她們黃荊長在懸崖邊和山坡路邊,用手輕輕揉一揉精葉,黃荊清淡優雅的香氣就透了出來。一位小姐姐還夸我說:“這種香氣和您身上的香氣一模一樣……”。兩位鄭州的小年輕和我也聊了半天,看著趙亮在山坡上采挖和我們面前的竹簍,我告訴他們:“在我們鞏義市政府對面的文化廣場負一樓,我市專門組織了非遺文化一條街,有木雕,有拓片,有剪紙,有香包,這種香料放在家里也可以凈化空氣,清新提神..….”他們加了趙亮的微信,看著他們滿意的而去,我也很開心。
不知不覺我們從谷底走到了山尖。趙亮說:“這山里太好了,要是在山里住的時間長了,會不會都成為神仙?人與山是仙。山里面住個神仙。如果我們都成了神仙,活到三百歲是,是不是就不要想一二百年前的事了,只記得當下當日當時的事情多好...…”是啊,縱不說我們能不能活到三百歲,如果以百年光景回看我們走過的一生,什么愛憎恨,什么怨別離,是不是都不是事情了呢?是不是分分鐘就灰飛煙滅了呢?就如這山一樣,五顏六色的花草,花開花落,春生秋凋,山何曾埋怨過;藏在山間的飛鳥昆蟲,此消彼長,互相滋養,山何曾怨恨過?蘇子曾在《赤壁賦》中說道,時光如流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它終究沒有增減。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和怨恨的呢?“快看快看,這個石頭,我撿到了一個寶貝”正在沉思的我被趙亮的喜悅聲打破了,看見他的手里端著一方石頭,巴掌大小,四四方方,頂端開了一個缺口,他說:“你看這個石頭像什么”,“像老鷹張著嘴巴”,“我看像獅子,像玉璽”,“你看,它深凹的眼睛,張著大大的嘴巴,開心地笑著”,我們倆個你一句我一句,評價著這塊石頭,同時也被這石頭的笑口感染著。
我們背著這開心的小精靈和滿筐香葉回到了市區。山上紅葉已經漸次發紅了,相約著待到紅葉滿山再去見山。腦海中阿丁的另一句話又顯現出來“充分的活著”,親愛的們,今天你有充分的活著嗎?
2024年10月5日于鞏義
作者簡介: 焦愛鴿,鞏義市文學愛好者,酷愛詩詞,文暖流年公益文化平臺社會百科組組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