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40年代,在巴黎的時尚界有一個人是可以跟可可·香奈兒平分天下的。
兩個人是生意上的對手,香奈兒甚至從不稱呼她名字,只叫她"那個意大利人"。
艾爾薩?夏帕瑞麗
這個意大利人用色大膽,衣服非常有創造性,打破常規限制,那些前衛的設計驚艷世界。
然而她本人的經歷,也與她傳奇的設計之路一樣,“抓馬”的令人拍案叫絕。
她就是意大利女設計師艾爾薩?夏帕瑞麗。
貴族家庭的叛逆者
香奈兒稱呼艾爾薩為“會做衣裳的畫家”,其實恰如其分,因為艾爾薩·夏帕瑞麗的確出身名門。
少女時期的艾爾薩?夏帕瑞麗
艾爾莎·夏帕瑞麗1890生于羅馬柯西尼宮。父親塞萊斯蒂諾·夏帕瑞麗是一位出色的東方語言學者和古幣收藏家,時任林采圖書館館長,研究中世紀時代和伊斯蘭歷史。叔叔喬瓦尼·夏帕瑞麗是著名的天文學家,羅馬有一條街道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另一位叔叔埃內斯托·夏帕瑞麗則是考古學家,曾勘定埃及"帝王谷"中第一座墳墓的地點。而艾爾薩的母親也不遑多讓,瑪麗亞·路易莎是美第奇家族的后裔,雖然美第奇的嫡支早在18世紀中葉就斷絕,但旁支一直傳承到了現代。
艾爾薩?夏帕瑞麗
父母的出身,足可以見出艾爾薩是名門閨秀,家境富裕,她從小在藝術氣氛的熏陶下長大,學過油畫、雕塑,喜愛音樂、詩歌。這樣的少女合該出現在上流社會的舞會上,嫁給一位貴族相夫教子。但艾爾薩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少女,她是長輩們膝頭長大的孩子,一個叔叔喜歡帶她看天空,講述天文故事;另一個則將神話故事塞進了艾爾薩的腦中,她對古文化和宗教儀式著了迷。
艾爾薩?夏帕瑞麗
艾爾薩從小就不是那種溫柔順從的姑娘,按照她自己的描述:“我是一個難以相處的孩子,不樂意遵從社會秩序,也對父母千方百計想要控制我感到氣憤?!?/strong>
19歲時,艾爾薩進入羅馬大學學習,因為父親林采圖書館館長的身份,艾爾薩可以輕易的進出圖書館。她如饑似渴的吸取知識,尤其喜歡研讀哲學知識。21歲的時候,艾爾薩出版了一本驚世駭俗的詩集《阿瑞圖薩》,里面赤裸裸的情感抒發和愛/欲描寫讓她那對虔誠又保守的父母感到顏面掃地。他們驚慌失措的將女兒送到瑞士的一所修道院學校,希望她能改過自新。但自認為沒有任何過錯的艾爾薩通過絕食向父母抗議。
艾爾薩?夏帕瑞麗
她不吃不喝,2天后,愛她的父母就投降了,將她接回家。
23歲那年,父母遇到了他們心目中的乘龍快婿,一位來自俄羅斯的貴族青年。但艾爾薩偏偏不喜歡,她用婚前最后想去探望懷孕朋友為由,離開羅馬前往倫敦,就此擺脫了家庭,將年少時期遠遠拋在腦后。
渣男與婚姻
艾爾薩一向對神學、神秘學興趣盎然,到倫敦的第二年,她參加了威廉·德·溫特·德·克洛爾伯爵舉辦的神學講座。
艾爾薩和前夫威廉
威廉宣稱他身兼法國與瑞士貴族血統,當他在臺上侃侃而談,說起靈魂與身體的關系,談到了魔法和永恒的青春,艾爾薩入了迷。她就像是著魔一般沖到臺前向威廉介紹自己,并表達自己對他的愛意。沒錯,艾爾薩對威廉一見鐘情,第二天她就沖動的與威廉訂婚,并且在第二年完婚。
艾爾薩?夏帕瑞麗
別看威廉儀表堂堂,以神學大師自居,其實他是一個江湖騙子,有時候做靈媒,有時候又是神學家,還有的時候客串一把偵探或者醫生……除了一張英俊的容顏,威廉還真懂得不少東西,雖然都是些皮毛,但他就能靠著這些哄騙客戶。
艾爾薩?夏帕瑞麗
艾爾薩稀里糊涂的跟著騙子丈夫行走江湖。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因為被騙的人向警察局舉報,兩人被英國政府驅逐出境,然后他們搬到了法國尼斯,靠艾爾薩豐厚的嫁妝度日。走到哪里就被起訴到哪里,在尼斯住了2年后,這對騙子夫妻啟程前往紐約。
艾爾薩?夏帕瑞麗
也就是在這次航行中,艾爾薩認識了達達主義畫家弗朗西斯·畢卡比亞的妻子加布里埃爾·畢卡比亞,兩個女人發展出牢固的友誼,這段友情也將艾爾薩引入了藝術家那個小圈子。
艾爾薩?夏帕瑞麗
在紐約生活的日子里,艾爾薩生下了女兒伊馮。當艾爾薩的嫁妝花得差不多時,丈夫威廉出門“工作”,發展到后來慢慢開始不著家,在外面又有了其他女人。艾爾薩此時仿佛才如夢初醒一般認清了丈夫的嘴臉,女兒伊馮患有小兒麻痹癥,她只能四處兼職零工養活自己和女兒。最后索性與威廉離了婚,聽說巴黎在治療小兒麻痹方面更加領先,艾爾薩便帶著女兒返回巴黎居住。
設計師之路
艾爾薩的母親瑪麗亞偷偷接濟女兒,但對于一個家中有生病孩子的女人來說,艾爾薩更需要的是靠自己在巴黎站穩腳跟。
艾爾薩與女兒伊馮
白天,艾爾薩在一家古董店打工,晚上還要寫文章補貼家用。她也沒放棄藝術圈,經常與藝術圈的朋友一起聚會。同時,還會接點私單,給自己和朋友做衣服。那段時間艾爾薩真是將一天當作36小時來用。
艾爾薩?夏帕瑞麗
經過幾年的自由職業者設計工作,1927 年,艾爾薩在大學街開了一家小工作室,并憑借手工針織毛衣系列征服了歐美時尚界。1932 年,她已經擁有 400 名員工,到了1934 年,艾爾薩已經成為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封面的女時裝設計師。因為她強烈的個人風格和獨特的設計為艾爾薩帶來了大批有名的客戶,比如,未來的溫莎公爵夫人華里絲,瑪琳·黛德麗、凱瑟琳·赫本等等。尤其是溫莎公爵夫人,可以說是艾爾薩的忠實客戶,她把“龍蝦裙”發揚光大,還經常穿著艾爾薩設計的禮服出席宴會。
龍蝦禮服,辛普森夫人的選擇
再然后,艾爾薩與薩爾瓦多·達利合作,創作了一系列傳奇的作品,比如“高跟鞋帽子”、骷髏連衣裙、淚珠連衣裙等等。
艾爾薩?夏帕瑞麗與達利
艾爾薩的一生中也以擅長用鮮艷色彩而著稱,而她在調和衣服染料的時候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她調和出了一種令人震驚的粉紅色。這種粉色被當時的藝術家們認為是一種純凈的、充滿活力的、未經稀釋的、強烈而活潑的顏色。其實這種粉色在現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就是死亡芭比粉。
艾爾薩的事業這樣成功,當然就引起了同時期巴黎另一位女裝設計師的不滿,她就是可可·香奈兒。
香奈兒VS艾爾莎
作為同時期兩位最有名的設計師,艾爾莎和香奈兒自然也會有瑜亮之爭。
艾爾薩和香奈兒
她們兩人幾乎就處于王不見王的狀態,香奈兒稱呼艾爾莎為“那個意大利人”。而艾爾薩同樣不稱呼香奈兒的名字,而是叫她“那個買帽子的”。
艾爾莎喜歡用奇怪材料做飾品,希望解放女性身體,喜歡用強烈、奔放、色彩鮮艷的顏色做衣服;而香奈兒恰恰相反,她喜歡溫潤的珍珠裝飾,設計出來的衣服凸顯女性的曲線美,平生最喜歡黑白兩色……
艾爾薩?夏帕瑞麗的設計
香奈兒更注重時尚與實用性相結合,她崇尚極簡的線條,討厭復雜的裝飾。相反,艾爾薩則是滿腦子的異想天開,她用奢華的線條和古怪的材料在巴黎掀起巨浪。其實在設計上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香奈兒是從底層出身,她的成長環境就注定她一定是一個實干派。而艾爾薩則出身豪門,作為一個養尊處優的貴族小姐,她追求的是藝術性,她認為設計服裝就是一門藝術。所以當艾爾薩橫空出世之后,她更加受到上流階級的青睞。因為上流人士們不缺錢,對于他們來說艾爾薩那新奇的設計,藝術化的夸張風格更加能卓顯自己的品位。
shocking pink
總而言之,這兩位頂級設計師幾乎不出現在同一個場合,兩人所有的爭斗都是隔空喊話那種。艾爾薩說香奈兒的設計沒有沒有藝術氣息,渾身上下充斥著無聊沉悶的小資產階級。香奈兒則評價艾爾薩的設計嘩眾取寵,華而不實。并且在“shocking pink”出現后說這是一種令人極其不舒服的顏色……
艾爾薩·夏帕瑞麗
如果這兩位設計師能夠一直設計并且互懟下去,誰也不知道設計界將變成什么樣子。不幸的是,二戰爆發了。
作為身處法國的意大利人,艾爾薩的日子一點一點尷尬起來。她不得不停止營業,搬回了美國紐約。等到二戰結束后,當艾爾薩和香奈兒重返巴黎的時候,卻發現,她們的時代結束了。而對于艾爾薩來說,這種情況更加嚴重。二戰摧毀了歐洲經濟,在經濟復蘇期人們需要的是簡潔耐用的服裝,她的奢華詭奇的風格已經不再適合百廢待興的時代。
艾爾薩·夏帕瑞麗
香奈兒在時尚浪潮中苦苦掙扎,而艾爾薩卻打算捍衛自己的時尚美學,她關掉了自己的時裝屋,僅僅擔任其他牌子的香水、化妝品、針織品、圍巾的顧問。
她找了一個同樣來自意大利的男人,在突尼斯和巴黎兩地游走,安度晚年。
艾爾薩·夏帕瑞麗
艾爾薩一生從來沒有缺過錢,就在她最窘迫的時候都有來自母親的補貼。所以她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的。二戰后百廢待興,所有的人都缺錢,艾爾薩就無法找到扎根的土地,因為這個該死的金錢束縛了她的想象力。
艾爾薩·夏帕瑞麗的設計
既然無法平衡時尚與藝術,那就關門,艾爾薩骨子里還是個藝術家,寧愿砸掉飯碗也不愿向世界妥協。這就是古怪的,不落俗套的,情趣高雅的艾爾薩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