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華網和人民網同時披露了這樣一則消息,江蘇省衛生健康云臨床檢驗平臺于近日正式上線,將在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促進合理檢查檢驗,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的同時,為醫生提供可靠的診斷輔助,提高醫生工作效率和診斷準確性,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
云臨床檢驗平臺提供無紙化的電子檢驗結果,互認項目涵蓋178項。包括臨床血液檢測、臨床體液檢測、輸血檢測、臨床免疫學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臨床微生物檢測7個大項目,涉及尿常規、糞便隱血試驗、肝功能、葡萄糖、膽固醇等。通俗講,就是患者在江蘇某醫院就診的檢測結果,院方按要求發送到省衛健委的特定數據庫,當患者到省內其他醫院就醫時可以共享這些檢測結果,省去了患者重復檢測的費用,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負擔,也節省了醫患雙方的診療時間。
檢測結果共享是緩解患者“看病貴”的有效措施。人們深切感受到,“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檢測項目費用貴。檢測設備本身就比較昂貴,尤其是進口尖端精密設備動輒幾千萬,醫院要收回成本,檢測費用就降不下來。如果患者轉院就醫,重復檢查就是沉重的負擔。為了減輕患者檢查費用的負擔,江蘇衛健委于2023年9月,全國率先實現省衛生健康云影像平臺互聯互通,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面開展醫學影像檢查結果線上共享互認,如今在此基礎上江蘇創新打造了省級衛生健康云臨床檢驗平臺。
云臨床檢驗平臺的打造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全省醫療機構正有序開展接入與院內信息系統改造工作,計劃于今年10月底完成全省所有三級甲等公立醫療機構接入與共享互認,12月底前全省所有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及50%二級公立醫療機構接入與共享互認,2025年9月底前包括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內的全省近2000家公立醫療機構將全部接入,民營醫療機構愿接盡接。各家醫院診療系統共享互認的先決條件之一,是統一通用的標準格式。省衛健委制定的全省統一通用的“臨床檢驗報告標準版式”,規范了上傳檢驗結果所需的17項要素,形成互認項目質控標準和操作規范。
云臨床檢驗平臺也方便患者隨時了解檢測結果。市民關注“江蘇健康通”微信公眾號,注冊或登錄后,可隨時隨地查看個人檢驗報告;添加家庭成員后,也可查詢親屬的檢驗報告?;颊呔歪t時可在“江蘇健康通”使用檢驗授權,讓醫生調閱患者近期檢驗報告,避免攜帶大量紙質檢驗報告的麻煩。筆者至此有3個想法,一是有了云臨床檢驗平臺之后,可以進一步節約物質資源,譬如透視、CT檢驗結果的膠質圖片可以不再提供,還可以再節省點費用;二是單位職工、社區居民每年都要體檢一次,很多體檢結果也可以上云平臺進行共享;三是各項檢測結果的有效期是多長,需讓醫患雙方都了解。
科技迅猛發展,科技造福人民。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通過科技創新飄來更多絢爛美麗的“七彩云”。江蘇衛健委籌劃實施的衛生健康云臨床檢驗平臺,是“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花錢”的有益實踐,值得點贊與推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