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川村始建于北宋,村形如蝙蝠,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和“世界最美的山村”。
村內古建民宅粉墻黛瓦,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四周群山環繞,溪水穿村而過,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入秋后的塔川,在秋景的映稱下顯得格外溫婉,沒有北方那么艷麗,卻多了一絲溫柔。粉墻黛瓦錯落而至,飛檐翹角的古民居依山而傍,遠遠望去,塔川就似一座藏身在幽幽山谷中的巨型寶塔,永恒的坐落著,等待世人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進入村子,映入眼簾的是數棵巨大古樹,這便是塔川第一景“五樹參天”。
香樟、楓香、香榧、鼠李……都是四百多歲的參天古樹,龐大的身姿,需要多人環抱。它們形態各異,滄桑斑駁,將塔川的歷史感瞬間推進我們視線。
塔川的秋,與別地不同,那些怒放的自然風景不是紅楓,不是銀杏,而是烏桕樹。這里大量種植烏桕樹,在這個季節會呈現紅,綠,黃,橙相間的魔幻色彩。
放眼望去,烏桕葉由山腳蔓延至山腰、由平川伸展至山崗,夾雜在綠意之中,交相輝映,景色格外迷人。
穿過郁蔥的古木林,裊裊的鳴叫,濕潤的松土,清香的空氣,一切無關歲月流動的美景盡收眼底,讓人很難忘卻。沿著小溪拾階而下,踏入村子的那一剎那,陶淵明所寫得世外桃源仿佛真的存在。
俯瞰整個秋季的塔川,視線總是會停留在漫山遍野的紅葉之上。
劉禹錫曾吟誦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在很多詩人的筆下,秋天被賦予了凄涼的色彩,因為萬物凋零始于秋天。但同樣的是,累累碩果也始于秋天。
正如劉禹錫所說,秋天不該是落寞的,它同樣鮮活熱鬧,并且擁有著無法比擬的美麗。
樹影、竹影、花影,馬頭墻頂上排列有序的黑色瓦片,高高低低、層層疊疊,似一幅幅畫境,亦如一個個夢境,讓人心靜如水,讓人細細品嘗,讓人得到難以忘懷的享受!
保持內心的熱愛,永遠心存希望,人生才有奔頭,尋找生活的樂趣,普通的風景也能過出詩意和快樂。
作者:劉雄,筆名拂曉、劉家灣。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詞家協會、中國武術協會、中國教育電視協會、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民進新化工委委員、新化縣政協常委,中國教育電視協會理事。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少年陳天華》《臘梅花》、散文集《風飄的歲月》《拂曉》《永不消逝的記憶》、詩歌集《梅山雁語》、理論文集《過來人語》《資江夜語》《寫作文不求人》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