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十位將領被授予了開國大將,他們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云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粟裕排名第一毫無爭議,也有粟裕鎮大將的說法。畢竟,粟裕在解放戰爭期間的炸裂表現,無人可比。甚至網上還一直有粟裕讓帥的說法,不管真實性如何,至少說明對于粟裕的能力和貢獻還是非常認可的。
除了粟裕之外,大將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陳賡了。
陳賡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這位曾經的風云人物,并沒有追隨蔣介石,而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參加了南昌起義,后在上海進入了上海特科工作。此后去了紅四方面軍擔任師長,這個時候他的級別還是非常高的。后來,他又輾轉去了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長征中任中央縱隊干部團團長,到陜北后任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
抗戰期間,他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這也是一支讓敵人膽寒的部隊。太岳軍區成立后,他又任軍區司令員。在太岳縱隊成立后,他任縱隊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期間,他也擔任過兵團司令員,并且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戰役。
而圍繞著陳賡的故事也非常多,可以說他是一位非常傳奇的將軍。
然而,在粟裕之后,排名第二的卻不是陳賡,而是徐海東。從名氣上看,徐海東顯然是不可能與陳賡相比的,但他的資歷和貢獻也絲毫不落下風。
徐海東被稱為“徐老虎”,參加過北伐戰爭和黃麻起義。他在紅25軍擔任過副軍長、軍長以及代政委。到達陜北后,他又擔任第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盡管不是首任軍長,但他在紅25軍中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抗戰開始后,徐海東擔任344旅旅長,1938年8月,病倒在華北戰場上,后回延安休養。第二年,他又去了新四軍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艱苦轉戰在皖東一帶。
然而,在1940年1月,由于緊張的戰斗生活,徐海東因為勞累過度,舊病復發,再次病倒在皖東戰場上。此后,他便開始了長期的休養,還缺席了解放戰爭。
徐海東被授予大將,是在情理之中的。毛澤東后來評價道,如果沒有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先到達陜北,鞏固和發展了陜北的根據地,就沒有我們中央紅軍立足之地。當然了,包括徐海東在中央紅軍最困難的時候借的5000元錢,同樣幫了革命的大忙。
毛澤東后來曾評價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也正是這個原因,即使徐海東后來大部分時間在療養,還是被授予大將軍銜,更是直接將其列為第二名的高度。
這足以看出徐海東對革命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