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健全就業優先政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落實生育養育支持政策、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4個方面提出支持舉措。(中國江蘇網10月4日)
生了孩子誰來幫助帶?養老育小柴米油鹽哪來錢?人到城里戶口怎么辦?托育、就業、落戶,乃是當前民生三大痛點。通過發展讓民生“痛點”變為百姓“爽點”,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江蘇發布《若干政策措施》,健全就業優先政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落實生育養育支持政策,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正是直奔民生“痛點”而來。
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幼有優育。至2023年底,全省已有托育機構5400家,可提供托位32.4萬個,千人口托位3.8個,位居全國前列。連續5年將新增普惠托育機構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支持社區、用人單位、幼兒園等提供普惠托育服務,以財政補貼、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稅費優惠等方式,為嬰幼兒家庭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務。目前全省已建成省市級普惠托育機構1294家。《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落實生育養育支持政策,推進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建立普惠托育機構運營補助制度,建立困難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入托補貼制度,并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多孩家庭子女入學(入園)“長幼隨學”。
培訓就業、幫扶就業、穩崗就業。大學生是就業服務重點群體。今年7月江蘇率先全國出臺《關于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強技行動”的通知》,針對大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相對欠缺的實情,江蘇根據一體化平臺監測出的急需緊缺工種,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參加的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536個職業工種,納入政府補貼性培訓目錄,推進產、教、評和就業深度融合,為大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從而實現就業。就業困難群體是重點幫扶對象。人社部門常態化開展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會同民政、殘聯、工會聯合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截至8月末,全省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34萬人。《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健全就業優先政策,包括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失業保險參保單位給予穩崗返還,進行減負穩崗擴就業。
來到城市、落戶城市、安心城市。有序推進城鎮化,既是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更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能激活城鎮化帶來的市場需求,促進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扎實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南京、蘇州要進一步優化積分落戶政策,其他城市要落實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提高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讓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扎根城市、融入城市。深入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讓農業轉移人口“他鄉安心即故鄉”。2023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75%,高于全國近9個百分點。
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旨在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和共同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之一。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是惠及全體江蘇人民的幸福圖景。江蘇發展“溫度”普惠“暖”民生,必將進一步激發江蘇人民奮力拼搏“走在前、做示范、當表率”的豪情壯志,描繪更加壯美的新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