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認為層次高的人,越是懂得靈活變通,往往也能做到向下兼容。
向下兼容看似不難,實則是一件極其消耗的事情。至少對高敏感的人是如此。
實際上,在不同層次的人之間很難產生同頻共振。強行向下兼容,只會讓包容的那一方心力交瘁。
最終雙方都無法對這段關系滿意,甚至導致關系破裂。
這幾年的隱居生活,讓我越來越相信,人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朋友。
對于高敏感的人而言,能量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資源。
因為高敏感人非常具有創造力,明明可以把自己的能量聚集在創造的事情上。但是,一旦把自己的能量用于向下兼容一段關系,就變成了一種消耗。
高敏感的人精神極為豐富,往往會以自己獨有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向現實妥協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性。
然而,這樣的獨特性也導致高敏感的人很難融入大眾群體。
但是,另一方面高敏感人的共情能力卻總是能感受和理解他人。這種能力的確可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甚至能夠向下兼容。卻也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和消耗。
沒錯,共情的確可以滿足他人的情感需求。一旦共情他人成為習慣,就成了一種自傷。
過去的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自己的共情能力,的確能夠讓自己擁有很多的朋友。
然而,太多的關系也很容易讓自己筋疲力盡。
因為每次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就等于是自己也親自體驗了一部分痛苦。
這會讓自己的能量不斷地在流失,甚至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平復自己的情緒。導致自己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效率非常低下。
所以,我時常感覺到自己真的太累。
直到我開始認識高敏感人及其本有的特質,我才認識到自己疲憊的原因。
太多可有可無的關系,對自己就是一種負擔。這些關系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支持,反而會不斷地消耗自己。
尤其是向下兼容的關系,往往是以犧牲自己的感受為代價。這種壓抑自我的關系,往往也難以長久。
還有一些念舊的關系,兩人之間能產生共鳴的也只有初識時的美好。只要一談及當下,全是滿滿的負能量。這樣的關系不舍得遠離,也只會讓自己在關系中無休止地消耗。
我意識到這些困擾的時候,我開始果斷地對人際關系斷舍離,甚至無社交,把自己的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利益面前真的不值得一提,再好的關系也是如此。
即使是曾經再好的朋友,如果不能像以前那樣為對方持續提供情緒價值,就會被對方打上“冷血”的標簽。
與其如此,不如把時間和精力用來滋養自己。
有了這些意識,我便格外珍惜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即使是線上的交流,也盡量不要遷就低水平的分享,即使對方很熱情。因為雙方能量交換的不對等,過多的回應就是在消耗自己。
還有就是別人的苦難,盡可能地去屏蔽。一旦過多地接觸了這些信息,很容易進一步深入加工,在自己的心里醞釀,從而引發自己的情緒問題。
況且,很多時候,別人需要的只是一個樹洞,看似是真誠地分享,實則是自我的表現。
時刻謹記,守住自己的能量場才是最重要的。及時止損,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永遠不要為了照顧別人的情緒,而忘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