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寫作背景/原詩/注釋及大意
寫作背景
1079年發(fā)生的“烏臺詩案”幾乎讓蘇軾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一直到元豐八年(1084年),蘇軾才從貶謫地被召還回朝,并升任翰林學士、知制誥。雖然表面風光,但一肚子“不合時宜”的蘇軾,對于舊黨執(zhí)政后,一刀切式的全盤否定新黨政策,多次向朝廷提出諫議,漸為執(zhí)政的舊黨所不容。
在此背景下,元佑二年(1087 年)春,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字魯直)給蘇軾寄來了家鄉(xiāng)的雙井茶,并附詩《雙井送子瞻》:“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磴霏霏雪不如。為君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北宋,局部)
詩中除了對蘇軾尊師的敬仰、思念外,特別推薦了家鄉(xiāng)摘自云腴、落雪不如的雙井茶,最重要的,表達了對于尊師宦海沉浮的擔憂(黃州夢)和勸解(扁舟五湖)。
本詩為蘇軾對黃庭堅《雙井送子瞻》及贈茶的酬答之作,時年51歲。
原 詩
《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
蘇軾(宋)
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夸新書。1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湯生璣珠。2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3
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4
蘇軾與 黃庭堅(來自網(wǎng)絡)
注釋及大意
1、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夸新書。
江夏無雙:《后漢書·文苑傳》“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京城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此處為蘇軾借此對黃庭堅的贊語。江夏即江西,雙井茶產(chǎn)于江西分寧(今修水)。奇茗:指雙井茶。因黃庭堅堅持不懈的推介,終成宋代貢茶、名茶。汝陰六一:指歐陽修。“汝陰”即汝州。“六一”指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致仕后退居汝州。新書:指歐陽修所著《歸田錄》。其中,將雙井茶評贊為草茶第一。
本句大意:江夏無雙才士黃魯直,造就了雙井茶神話;就連退隱的政、文領袖歐陽修所著《歸田錄》中,也將雙井茶評贊為草茶第一。
2、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湯生璣珠。
磨成:雙井茶為芽茶,散茶。煎茶前,與緊壓茶一樣,需先將茶碾磨成末、細篩后備用。付僮仆:交給家童。雪湯:指白毫勝雪的雙井茶茶末入水,湯面宛如覆雪。參見黃庭堅“落硙霏霏雪不如。”生璣珠:形容水煮沸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小氣泡。蘇軾《試院煎茶》“蟹眼已過魚眼生”,認為此時最宜煎茶。
本句大意:這樣珍貴的茶,吩咐家童仔細碾磨后,我親自候湯煎茶,不敢假手他人。
品宮庭(普洱熟茶)茶湯實拍
3、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列仙之儒瘠不腴:傳說眾仙居住在山林沼澤,形體清瘦。“列仙之儒”即“儒仙”,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傳》。“瘠”即瘦。“腴”即肥。病渴同相如:《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口吃而善著書, 常有消渴疾。”古消渴疾,今稱糖尿病。
本句大意:好友如茶,其言有韻。仔細品味,我確實難以融入到蠅營狗茍的黨派紛爭之中(位列仙班),只有一肚子不合時宜罷了(相如有疾)。
4、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東南:江西分寧在汴京(開封)的東南方向。畫舫:裝飾精美的游船。宿太湖:本句化自白居易詩句“十只畫船何處宿,洞庭山腳太湖心”。
本句大意:明年,或許我也要像范蠡一樣,淡泊心志,臥云瀟湘,泛舟太湖之上。
品宮庭(普洱熟茶)實拍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秋日平安,生活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